潮起长三角,智汇宜商城!在这里,我们将镜头对准宜商企业家——他们以创新为舟,以担当为楫,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劈波斩浪;他们深耕实业、向新而行,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奋斗轨迹。走近宜商,对话宜商,长江悦&宜商企业家高端访谈《对话时代力量》,通过与企业家面对面深入交流,捕捉企业变革的深刻印记,聆听产业发展的真实心声。看他们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于坚守中谋突破,用实干诠释宜商精神。
“精耕稻米产业,打造百亿联河”。34年来,安徽联河围绕“一粒稻谷吃干榨净”上做文章,跻身全国大米加工50强企业、中国农业500强企业,联河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今天走近安徽联河股份有限公司看它如何用“一粒米”链出“新‘稻’路”。
本期嘉宾
省人大代表安徽联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甘启斌
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主持人丁治对话省人大代表、安徽联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甘启斌,一起来聆听他的田畴逐梦路。
全程追溯,让老百姓吃上“粮”心米
主持人丁治
安徽联河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如何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管控体系,让老百姓吃上“粮”心米,放心米”?
甘启斌:
多年来,安徽联河股份有限公司始终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促发展”的发展思路。
绘就好“丰”景
公司推行订单模式生产,消费者喜欢什么口感,市场需要什么产品,我们就引导农民种什么品种。每年与农户签订专用品牌粮食订单47万亩,公司自有基地2.4万亩,已通过有机认证面积1.5万亩,绿色认证面积8万亩、认证产品15个,入选首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安徽联河股份有限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ISO45000职业健康安全、AAA标准化管理体系,五星售后服务管理等体系的认证。真正做到将整个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营养的产品,让老百姓吃上“粮”心米,放心米”。
34年坚守,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主持人丁治
安徽联河提出“精耕稻米产业,打造百亿联河”目标,具体如何通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围绕稻米全产业链做文章?
甘启斌:
34年来,我们坚守主业,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从起步之初的日产15吨的生产能力提升到现在日产1000吨大米的生产能力,目前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大米加工企业,同时跻身全国大米加工50强企业,中国农业500强企业,联河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产品有联河牌有机米、稻鸭、稻虾生态米、小红米、紫香米等,年加工大米能力30万吨。联河系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及本省等全国20多个省批发市场,物美、上海麦德隆、武汉中百等近200家大型超市,进驻京东、天猫、美团、抖音旗舰店,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并入选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理事单位,年销量达到30%以上增长。在上海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一个月之内给上海保供8900吨,260万个家庭吃到了联河的大米,我们也被评为国家粮食应急保障企业、长三角优质示范基地。
稻谷精深加工投资居全国第一方阵
主持人丁治
作为安徽省人大代表,您提出建议加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安徽联河自身在生态种养、秸秆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有哪些探索?未来3-5年将在智慧农业、数字化生产方面有哪些创新实践?这些技术如何赋能稻米品质以及提高粮油精深加工效益?
甘启斌: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安徽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一直以来,联河围绕将一粒稻谷“吃干榨净”上做文章,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
稻谷精深加工
一、将稻壳变废为宝
稻壳作为稻谷加工的主要废弃物,约占稻谷的20%,公司每年产生的稻壳多达6万吨,以前稻壳利用价值不高,又污染环境。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建立了生物质能(稻壳)利用项目,将稻壳转化为生物质燃料,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用于烘干供热等,既降低了能耗,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折算后,可年节约标煤1.5万吨,节能减排二氧化硫等3.75万吨。
二、碎米高效利用
公司投资的碎米高新技术精深加工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充分利用高压均质、分子重组等纯物理方法,对大米加工的副产品——碎米进行精深加工,提取出大米蛋白粉、微细淀粉,并进一步制备谷物蛋白饮料米乳等多个高附加值产品。公司每年将5万吨副产品碎米精深加工后,在原有价值上增值十倍。
三、米糠精深加工
公司每年产生的米糠近5万吨,以前的主要销售渠道是按每吨2000元左右销售给饲料企业,加上近年来大米企业竞争激烈,发展空间受到挑战。2024年,公司继续投资米糠深加工项目,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通过膨化、浸出、精炼生产出一级稻米油、米糠蜡,谷维素、脂肪酸等深加工产品。新产品的上市,将为公司开启新的增长篇章。
目前,公司在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已突破10亿元,在全国同行业企业中占据第一方阵。
下一步,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围绕“百亿联河”奋斗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营销模式,为安庆市“进百强、上台阶”做出积极贡献。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