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造”机器人“飞檐走壁”赋能高空清洁

安徽省资讯 (674) 发布于:2025-07-23 10:22:08 更新于:2025-07-23 10:22:08 来自:合肥在线
项目申报

机器人能“飞檐走壁”,变身高空清洁“蜘蛛侠”,开启自主作业。7月22日从合肥创新院获悉,由该园孵化企业合肥中科绿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绿洲”),日前推出Cubebox高空清洁机器人,首创“航母式”高空清洁机械结构,日均作业1200平方米,能够达到人工清洁效率的2倍以上。

“合肥造”机器人“飞檐走壁”赋能高空清洁

脱离重力作用,清洁开启4倍速

7月22日上午在合肥创新院5号楼看到,一个通体白色的“方盒”正“趴伏”在玻璃幕墙上。在喷淋完水和清洁剂后,4个如同“扫地机器人”一般的小型清洁机器人从机体下方“出动”,在垂直的幕墙上“如履平地”,开启“清洁模式”。这就是中科绿洲自主研发的高空楼宇“清洁大师”Cubebox高空清洁机器人。

刮、擦、抹、洗……4个小型作业机器人紧紧吸附在玻璃幕墙表面,并进行灵活移动,深入楼宇外墙的边边角角,分区域同步作业,如同为清洁开启了4倍速。200平方米的垂直玻璃幕墙,在Cubebox的“劳作”下,半个小时即完成清洁作业,亮洁如新。而同样区域,人工作业则需要将近半天的时间,且面临高空跌落的危险。

“楼宇清洁具有高危险性、高不适性及低效率等特征,当前清洁方式仍以人工为主,科技手段的加入能够大大解决这一市场痛点。”伴随发展加快、都市生长,王易安认为高空清洁是科技发挥“实用价值”的“硬核实验场”。

与地面垂直90度,小型机器人在无悬吊、无支撑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实现“反直觉”“反重力”的牢固吸附呢?

“我们在机器人上使用了负压风机,抽取出一块真空区域。”王易安介绍,依托气压作用,小型机器人的吸附力能够达到9000Pa,“也就是说即便承重9公斤,它也不会掉下来。整体机械抗风能够达到12级。”

自带“智慧大脑”,会“思考”的“蜘蛛侠”

看似笨重的大家伙,实则还具有一颗会“思考”的“智慧大脑”。

将AI放到高空清洁机器人身上,是中科绿洲领先业内的新尝试,也是Cubebox与其他高空作业器械的重要区别之一。

顶端装载高清摄像头,机体布置有AI识别系统,Cubebox便有了视觉感知和规划行动的能力。识别作业环境并生成清洁方案、自主路径规划、自动回收小型作业机器人……在AI加持下,Cubebox能够精准识别污渍并进行定点清洁。

“不只是灰尘,诸如鸟粪等顽固污渍,它也不在话下。”王易安现场演示,遇到顽固污渍,即便初始小型作业机器人未能完成清洁,主机也会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并启动高压水枪等,做到光洁一新的“工程交付”。

凭借大模型,它还能够进行深度学习。“施工案例越多,大模型识别学习能力就越强,最终它会迭代成为‘见多识广’的高空作业‘蜘蛛侠’。”王易安说。

依托一系列“黑科技”,当前,Cubebox能够做到90%的自动化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其“分体式”设计为行业首创。依托“航母式”的主机,Cubebox能够做到“飞檐走壁”,遇到墙壁的突起、转折都能轻松应对,而小型机器人则方便灵活作业,对脏污进行精准清洁。“母子嵌套”式的联合作业让Cubebox更灵敏。

8项发明专利,合肥科技走向广阔市场

据了解,Cubebox高空清洁机器人已申请包括“分体式”机体设计、波场动态指令控制技术在内的8项发明专利,其中多项专利还可用于智能驾舱人机交互、机器人作业指挥等领域。

凭借团队掌握的感知和控制技术,Cubebox的研发设计一路“绿灯”,而更让王易安感到欣喜的是市场的广阔需求和热烈反响:“当前在手订单已达4500万元,其中安徽本土就有500万。”在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中科绿洲便与日本秦野株式会社签订了3200万元战略合作协议。目前,企业正在着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加速技术“出海”步伐。

当前,Cubebox第二代工程中试机已下线,预计今年10月,CubeboxQ1将开启量产。“后续,我们将继续优化升级,使高空机器人做到‘一键启动’的全自主化作业,让高空清洁更安全、更便捷。”王易安说。

转载于:合肥在线

THE END

温馨提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2942802716@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zj@spiderltd.com。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