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卫士” 赋能好房子建设,避免人为误差,数据可溯源可共享。7月14日从安徽建工三建集团获悉,新型测量机器人正在合肥加快上线应用,不仅验房效率提升,更为房屋交付品质提供了更多保障。
近日,在蜀山区一处重点房建工程的分户验收现场,一款基于3D激光扫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测实量新型机器人大显身手,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的测量能力,成为项目高质量建设的“数字卫士”。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提升验收效率,更为房屋交付品质检测提供了保障。
项目验收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操控实测实量机器人,仅需3-5分钟即可完成单户多房间全屋扫描。机器人搭载的三维激光扫描仪以每秒200万点速度捕捉空间数据,自动执行墙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度等测量任务,实时生成多维度数据报告,表格可按分户验收格式自动导出。
相较两人45分钟的传统作业模式,效率提升近10倍,且规避了人为测量误差。实测实量机器人的应用,既减轻了项目人员测量工作负担,又提高了分户验收数据准确性,提升住宅工程交付效率,还可以减少中间移交纠纷,实现测量数据贯穿验收、整改、移交等各阶段,数据可溯源、可共享、可重复利用,杜绝人为干扰,有效增强工程管理透明度。
“目前,实测实量机器人已在部分房建项目中逐步试点应用,有序推广实施,我们还在不断进行技术更新迭代。”安徽建工三建集团的相关人士介绍,应用实践表明,新型测量机器人显著提升了验收效率,分户验收效率提升约80%-120%,外墙平整度测量效率提升约200%以上;同时有效降低了综合成本,节约人工、设备及潜在返工成本约30%,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范本。
据了解,目前合肥市建设部门正在组织编制《建筑机器人应用指引》,内容涵盖建筑机器人分类、性能指标、人机协作、数据交互等关键模块,有助于推进工艺流程数字化和建筑机器人应用。
接下去,建设部门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建造机器人在更多项目中落地,助力打造“好房子”。同时,通过构建相关标准体系,加速提升整体建造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