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政策汇编 (9997) 发布于:2022-03-14 更新于:2022-06-02 来自:安徽省人民政府
链通高新

安徽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为不断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需 要,更好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相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持续 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要素保障,推动环境优化,积极推进重大 项目、重大平台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结构实现了由“二 三一”到“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1%,高于地 区生产总值增速 0.8 个百分点,快于全国 1.4 个百分点; 2020 年服务业增加值达 19824.2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51.3%,较 2015 年提高 6.8 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 均增长 10.1%,高于全部投资 2.1 个百分点, 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2.9 个百分点。 5 年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累计提高超过 1 个百 分点,服务业税收收入占比累计提高超过 3 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 3.8%提高到 5.1%,金融业增 加值占比由 5.6%提高到 6.6%。合肥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芜湖港 口型物流枢纽进入国家建设名单,邮政、快递 5 年累计业务量 分别较“十二五”期间增长 4.2 倍和 5.8 倍。合肥、芜湖、铜陵入 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5A 级旅游景区增加至 12  家。跨境电商、网络货运、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市场主体快速成长。2020 年服务业法人单位数达到 81 万 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比重超过七成。限上商贸企业年均净增1000家以上, 销售额过百亿元大型商贸龙头企业达 17 家。 A  级以上物流企业达 244 家、 较 2015 年增加 125 家。省出版集团、 新华发行集团入选“全国文化企业 30 强”,科大讯飞、 华米科技、 三只松鼠等一批企业成为国内细分行业龙头。新增服务业上市 公司11家。

集聚发展成效明显。合肥市核心地位更加凸显,服务业增 加值占全省比重由 2015 年的 29.2%提高到 2020 年的 30.9%。皖 江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 展,皖南地区文化旅游业持续提升,皖西地区红色旅游、健康 养老产业发展壮大,皖北地区服务业加速成长。国家检验检测 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加快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集聚示范区分别达187 家和60家, 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集 聚区20家。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铜陵市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结果位居全国前列,12个省级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安徽合力等 3 家企业进入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 合发展试点名单,容知日新等 12 家企业获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单位, 马鞍山港口物流等 10 家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 通过验收。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合肥市入选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合肥、芜湖、安庆国 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蚌埠中恒商贸城获批 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二)发展环境。

展望“十四五”,全球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速重构, 产业链、 价值链分工持续调整,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 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我省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为我省服务业发展开拓新局面。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 展格局战略指引下,我省战略叠加、历史人文、科技创新、制 造业基础、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凸显,通过深度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大循环,可以在需求牵引服 务供给、高质量服务供给创造新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实现 更大作为。

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为我省服务业 发展增强新动能。 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塑造新 的经济形态,科技强省、创新安徽建设构建了系统化的科技创 新体系,有利于我省发挥科教资源富集、重大创新平台集中的 “关键变量”作用,加速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 服务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 有利于催生节能环保服务新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 型。

三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为我省服务 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 带一路”、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我省发挥东中部地区连片市场优势,对标沪苏浙等先进 地区,辐射联动中西部地区,全面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 我省服务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位势和能级。

四是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升级交互叠加,为我 省服务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随着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共同富 裕扎实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逐步 实现,居民消费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从实物 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 有利于我省进一步增加服务业有效供给,优化服务结构,改善服务质量。

五是改革全面深化和制度型开放纵深推进,为我省服务业发展塑造新优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 )签署实 施,服务业改革开放发展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中国(安徽)自 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示范效应持续放大,有利于我省在更大 范围整合资源,在更深层次推动改革,在更宽领域深化开放合 作,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优势。

与此同时,我省服务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与困难: 一是 产业规模不够大。 2020 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国位列 12 位, 仅相当于上海、江苏、浙江的 70% 、37%和 55%,发展不足的 问题依然突出。二是企业主体不够强。 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偏少,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民营服务业企业发展不 充分,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不高。三是服务品质不够高。餐饮 民宿、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标准化不高,知名品牌较少,中心城市消费吸引力不强。城镇居民消费中,教育文化娱乐等发展型、服务性消费占比偏低。 四是体制机制不够优。 重点领域 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土地供应、金融服务、技术、  数据、人才等要素支撑不足,部分行业市场化程度低、准入门 槛较高,行业商协会发展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 优势和潜能, 实施“服务强省”战略, 开展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载体,提升辐射能级、融合实 效、服务品质, 扩大服务供给, 创新业态模式, 深化开放合作, 塑造“皖美服务”品牌,加快构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普惠多元的服务产业新体系,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提 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创新引领、数字赋能。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强化数字 技术引领,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推动产业 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 , 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

集聚协同、融合互促。 围绕全省总体发展格局,推动服务 业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合作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发展,深化服务业内部交叉渗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 定性和竞争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以高质量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 易试验区为契机,不断深化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服务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全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以人为本、包容共享。 顺应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转变,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普惠性服务供给,更多更好满足多样化、 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需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 富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 服务业在全省稳增长、强功能、优结构、惠民 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全国服务网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初步建成联动长三角、辐射中西部、通达全世界的高能级服务枢纽。

发展贡献更加凸显。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投资、就业的贡 献稳步提高,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支撑作用进 一步增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服 务业从业人员占比稳步提高到 42%以上。

行业结构明显优化。 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显著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服务业数字化加速推进,产业融合持续深 化。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15%以上。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取得积极 进展,服务质量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 务企业和知名品牌。全省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达到 20  万元/人左 右。集聚水平持续提高。 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完善,产业要素集聚能力显著提升,示范带动效应更加 凸显。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00家左右、集聚示范区50家左 右,营业收入500 亿元以上集聚区超过10家。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服务业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中国(安 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相继建成,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创新激励的市场环境加快形成。

专栏 1:“十四五”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 指标 2020 年 2025 年 年均增长

(%)

1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19824 32000 ≥7.5
2 服务业投资增速(%) 9.3 —— ≥8
3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 41.6 ≥42 ——
4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1 20 ≥7.5
5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13.1 —— 15
6 服务业法人单位数(万家) 81 100 ——
7 服务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家) —— [100] ——
8 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家) —— [200] ——
9 新增省级以上“两业融合”试点单位(家) —— [100] ——

注: [    ]内数据为 5 年累计数。

(四)空间布局。

围绕全省总体发展格局,引导各地服务业特色发展、集聚 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全面优化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

合肥都市圈。 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字经济创 新发展试验区等各类高能级平台,全面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积极构建知识、技术、产业耦合共生的创新生态体系,加 快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互促互融,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 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加快 国家物流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加速消费场景塑 造、消费载体建设和消费品牌集聚,强化集聚辐射引领作用,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服务中心和国内知名的消费中心、综 合型物流中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

皖北地区。 依托“6+2+N”产业承接平台,深入推进“四化同 步”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新型专业市场、节能环保服务、 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服务业,培育壮大接续产业,主动嵌入 长三角、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服务网络,努力打造全省服 务业发展新兴增长极。

皖西地区。 以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为目的,大力 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老、数字创意、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建 设“红绿”辉映的特色服务业集聚地,打造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 基地和旅游康养基地。

沿江地区。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 务、数字创意、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承接新兴服务业布局和转移, 打响“长三角白菜心”“欢乐夜 芜湖”等都市名片, 推动形成面向制造业的全国生产性服务业集 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带。

皖南地区。 强化与上海、杭州等大都市的区域合作,大力 培育“文化+”“旅游+”等融合业态,加快发展创意、体验、定制 服务等新模式,推动会展、康养等产业集聚,做强做优区域文 旅品牌,打造升级版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 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

三、大力畅通国际国内循环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 定( RCEP )机遇, 充分发挥东中部地区连片市场优势, 建设长 三角联通中西部、对接京津冀和粤港澳的重要开放枢纽。

(一)扩大内贸市场。

积极开拓皖美制造、皖美农品、皖美旅游、皖美味道等发 展新空间,优化流通网络,创新商贸业态,促进上下游、产供 销有效衔接,让安徽产品和服务走向全国。

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围绕十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龙 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搭建智慧平台,构建现代供应链体 系,促进现代流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 业协同共建供应链,争创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流供应链创 新示范企业。鼓励批发、零售、物流等领域品牌企业整合供应 链资源,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供应链协同平台。

高标准打造专业市场。 引导合肥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 新能源汽车等供应链集成服务基地。支持皖江地区建设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商品采购集散中心,依托芜湖港建设长三 角煤炭交易中心和煤炭储备基地。推动皖北和皖西地区建设农 副产品、中药材、药品等区域性专业市场。鼓励皖南地区建设 文化旅游特色商品集散中心。 深入推进专业市场业态模式创新, 培育一批商品经营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 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专业市场。

促进商贸服务创新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企业建设线 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体验馆、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 鼓励购物中心、百货商店、超市等实体零售企业进一步细分消 费群体,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商品和服务特色,由商品销售为 主转向“商品+服务”并重。支持老字号企业通过创新产品、服务 和营销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品牌竞争力。支持商贸流通 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连锁经营等方式走出去, 积极开拓沪苏浙、 中部地区市场。

专栏 2:商贸服务畅通行动

( 1 )推进特色专业市场加快发展, 支持阜阳太和医药物流线下线上 联动发展,培育壮大第三方医药物流;支持马鞍山欧冶链金打造全国性 废钢交易市场。(2 )提升新型专业市场辐射影响力, 到 2025 年, 培育年 交易额超 1000 亿元的商贸枢纽型市场 3—5 家。(3 )壮大商贸市场主体, 到 2025 年, 限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 2 万家左右, 销售额过百亿元商贸企 业超过 20 家。

 

(二)拓展外贸市场。

用好“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协定、安徽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努力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让安徽产品和服务走向 世界。到202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一番、突 1万亿元。

支持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 支持安徽自贸试验区中高端消 费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易货贸易平台、汽车零部件保税维修(再制造)平台、市场采购平台建设,深化集成电路企业集群 保税监管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扩大服务外包、技术贸易、中 医药服务等出口规模,吸引符合条件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 (QFLP)境内股权投资优先在区内试点落地, 在教育、医疗等 服务领域争取开放先行,在产业协作、江海联运、跨境贸易、 金融创新等方面深化与沪苏浙合作。实施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三 年倍增计划。

积极培育贸易新动能。 开展“皖美制造•畅行全球”国际市场 开拓活动。稳定欧美等传统市场,增强企业出口韧性。扩大对 RCEP 国家光伏、家电、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优势产品出

口, 增加自 RCEP 国家关键技术设备、零部件和能源资源进口。 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加快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推动省际合作园区建设,吸引沪苏浙、中原、黄淮海经济区外 贸货物从我省出口。支持企业围绕大宗商品、原材料等战略物 资,建立海外资源供应基地。支持企业在境外合作建设科技研 发平台。支持服务外包、技术出口、文化服务等领域企业提升 服务贸易规模。

加快建设开放口岸和海外仓。 推进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 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扩能升级,积极申建宣城、蚌埠 等综合保税区,支持合肥空港等扩容进境指定口岸,复制推广 洋山港—芜湖港口岸“联动接卸”监管模式。支持外贸企业、跨 境电商企业等在合肥中欧班列沿线布局建设运营海外仓,增强 集结、分拨、配送功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境外自用仓、传 统仓资源调整改造为公共海外仓。支持我省企业深化与沪苏浙 等沿海发达地区海外仓平台合作。

加密国际货运通道。 推动合肥新桥、芜宣机场协同联动、 错位发展,开通加密至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际航空货运班 线。创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支持合肥中欧班列参与 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桥大通道等建设,提升功能和覆盖面,增加“江淮号”“奇瑞号”“康宁号”等定制班列开行量。依托重大产能 合作项目、中欧班列境外到达城市, 建设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

专栏 3:外贸进出口倍增行动

( 1 )积极拓展新兴外贸市场,力争2025年, “一带一路”和 RCEP 国家进出口额占比均达到 30%左右。(2 )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 到 2025 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占比分别达到 65%和 35%,数字贸易占服务贸 易比重超 45%。(3 )大力培育外贸市场主体, “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 进出口实绩企业 1000 家以上。(4 )加快海外仓建设,到 2025 年,我省 企业建设、使用海外仓超过 400 个, 公共海外仓服务省内企业超过 1000 家。(5 )加密航空货运通道,到 2025 年,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 13 条左 右,中欧班列开行列数突破 1000 列,初步形成“123 快货物流圈”。

 

(三)提振消费市场。

适应消费向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升级趋势,把握后疫情时代消费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大力实施“皖美消费”促进行 动, 让更多人在皖消费。到202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万亿元。

打造消费中心城市。 支持合肥创建特色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积极引入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 布局建设国际街区, 争设市内免税店、离境退税商店,引进一流演艺机构,开展高 品质演出活动,打造知名品牌。支持芜湖、阜阳、安庆等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加快铜陵、马鞍山、池州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 费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合肥、黄山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申 创国家级示范城市。

持续提振大宗消费。 坚持房住不炒,支持合肥等中心城市合理安排商品房供给增量和节奏,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满足合 理的改善性需求,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闲置商业办公 用房、工业厂房等非住宅房屋依法改造为租赁住房,努力做到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高公 共领域新能源车辆使用比例,推进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 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 绿色建材下乡行动。

积极拓展夜间消费。 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价值导向,打造一批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文旅消费 集聚区、高品质夜市以及社区型居民夜间消费节点,发展夜间 演艺、文创集市等夜间经济新业态,培育夜场灯光秀、 24 小时 书店等网红打卡点。评选推介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培育夜间消 费“文化 IP”。

创新促消费举措。 加快 5G 网络、物联网、 AR/VR 等新型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云旅游、云娱乐、无接触式配送等新消费 形态。积极营造周末消费新场景,鼓励有条件的市开展周末文 旅消费优惠、周末交通便民服务、公共消费服务空间周末延时 开放等活动。深入实施徽菜推广计划,打响徽派食品品牌。持 续打响“皖美消费•乐享江淮”消费促进活动品牌,每季度举办一 场全省性的主题促消费活动。办好安徽省网商大会、好网货大 赛、 “双品网购节”等活动,推进电商直播创新中心建设。

专栏 4:皖美消费促进行动

( 1)支持合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争取到2025年,将合肥打 造成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特色国际消费中心。(2)大力发 展夜间消费,到 2025 年,全省打造 30 个以上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和品 质夜市。(3)开展系列美食促销活动, 举办“皖美好味道 ·百县名小吃”“皖 美消费 ·乐享江淮”“皖沪双辉 ·环球美食节”等主题活动。(4)大力促进国  潮消费, 举办“徽常好礼 ·解锁国潮新玩法”活动, 支持宣纸、徽墨、歙砚、 铁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工艺美术开发传承徽文化产品。

 

四、促进生产服务融合创新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力促进数字赋能、 跨界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一)大力发展科技服务。

围绕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建设,完善科技创 新服务链和融合生态圈,优化全过程科技服务体系,放大科技 创新优势。到 2025 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3%。

做强研发检测服务。 依托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 学中心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建 设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载体。聚力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 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促进检测技术、产业形态、商业模式 创新应用,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做大做强。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依托安徽创新馆,打造技术交易 平台,培育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各类开发区、特色产 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孵化器、众创空间, 打造“众创 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新创业全链条孵化体系。加快推 进科大硅谷、中国声谷、中国视谷建设,支持在省级战新基地 布局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促进数字创意融合发展。 注重数字技术和创意元素运用,  加快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数字创 意产业, 推动传统戏曲、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拓展地理信息、特种影视拍摄等细分领域,促进数字创意产业 与相关产业交互赋能、融合渗透。加快建设合肥、蚌埠等国家 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进合肥、芜湖国家数字出版基 地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 地等建设。

专栏 5:科技服务升级行动

(1)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到2025年,新增新型研发机构100家以上。(2)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十四五”期间,每年培育省工业设计中心100家左右,争创国家设计中心3—5家。(3)加快布局科技服务类服务业集聚区,到2025年,省级科技服务类服务业集聚区达到80家左右,争取实现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全覆盖。(4)全力推进“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到2025年,数字创意产业营业收入翻一番以上。

 

(二)全面提升信息服务。

以数字江淮战略为牵引,深入推进核心技术、关键产品、集成应用等体系化创新,着力提升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到 2025 年,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3.5%。

积极发展软件服务。 围绕提升关键软件产品供给能力,积 极推进软件园区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加快 建设合肥软件园、芜湖动漫产业园、马鞍山软件园等重点园区。 支持合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培育和争创“中国软件名园”,加快培育引进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实 施“一市多园”建设计划,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 块链、行业应用等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特色软件园。

大力发展数据服务。 积极培育发展专业化的数据采集、存 储、加工处理企业。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网络 长三角枢纽节点, 促进数据中心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 加快推进合肥、芜湖数字经济和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统筹省大数据交易服务机构建设,支持合肥、淮南等地发展数 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交易流通。

专栏 6:信息服务攻坚行动

(1)大力推动软件园建设,支持各地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区块链、行业应用等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特色软件园, 到2025年, 认 定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等领域省级软件园 50 家以上、省级软件示 范园 15 家以上。(2)加快发展大数据服务,到 2025 年,培育大数据企 业 2000 家以上。

 

加快推动金融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实现主要指标在全国争 先进位。到 2025 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 5000 亿元, 占 GDP 比重 达到 8%以上。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围绕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 兴、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优化对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和结算服务, 有序发展信用融资和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 仓单等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推动银行、保险、信托、基金、地 方金融组织等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投保联动”“投担 联动”“投债联动”等创新金融服务。启动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计 划,持续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培训,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大幅提 升直接融资比重。组建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形成总规模 2000  亿元的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

加快建设金融载体。 支持合肥申创长三角区域科创金融改 革试验区,推动科创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加快 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推进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 提升发展滨湖金融小镇, 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总部入驻。支持黄山申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改革试验区,支持蚌埠申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江 南林交所打造长三角区域绿色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加快黄山茶 产业、皖北生态农业、亳州中医药、芜湖港口航运等特色金融 集聚区建设。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依托安徽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改革, 支持有条件的保险公司探索开展离岸保险业务,依法合规设立 商业银行科技支行。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争取省农信 社进入国家改革试点,引导民营银行特色化改革转型。参与设 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融贸易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华安证券、国元证券香港子公司等平台 作用,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合作。

专栏 7:金融服务创新行动

( 1 )推广亳州药都农商行经验, 建好用好“信易贷”平台, 扩大信用 贷款特别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规模。(2 )加快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 务平台建设,推进部门信用信息共享,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服 务,推动市级平台建设和省市平台联网对接,推动金融需求精准感知、 金融资源高效配置。(3 )支持中安创谷科技园建设,按照 “基地+基金+ 双创服务”的模式, 构筑基金产业联盟, 构建金融资本支持双创综合服务 体系。

 

(四)积极拓展商务服务。

坚持专业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导向,吸引高能级 专业服务机构集聚, 做强本土商务服务品牌。到 2025 年, 规模 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超 1000 亿元。

引进培育总部经济。 培育一批本土平台型总部企业,支持 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开展跨区域经营。聚焦数字经济、绿 色金融等新兴领域,引进一批成长快、前景好的龙头企业设立 总部、研发中心。支持跨国公司来皖设立投资中心、运营中心、 结算中心、采购中心等经营性机构,开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 和受托管理经营。

加快发展会展经济。 支持合肥、黄山等打造开放型国际会 展之都,推动展览、交易、会议、节庆等融合发展。将世界制造业大会打造成为促进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开放交 流平台。提升“天下徽商”圆桌会议平台能级,助力徽商回归。 办好国际新材料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 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 会、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亳州中医药博览会等。主动承 接沪苏浙大型会展活动,打造品牌会展目的地。

壮大人力资源服务。 持续推进人才强省、技能安徽建设, 提升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水平,建设一批主体功 能突出、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和立足本土、特色鲜明、服务主导产业的专业性、行业性人才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市场。建设省级高水平技师学院和 高水平专业(群)。面向先进制造业等紧缺技术技能人才领域, 建设 100 个左右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育 500 个 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

 

专栏 8:商务服务拓展行动

(1)加快全省大型会展场馆建设, 提高会展承载能力, 到2025年,全省可供展览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2)发展一批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到2025年,建成3—5个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带动 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五)持续优化物流服务。

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壮大物流业规模,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打造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到2025年,物流相关行业增加值达到80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2%左右。

完善物流枢纽体系。 支持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 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提升合肥陆港型、芜湖港口型 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梯次培育一批物流枢纽、争取纳入国家建 设名单,布局建设示范物流园区。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安庆 江海联运枢纽和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以及合肥江淮联运中 心。依托引江济淮工程, 布局建设港口物流设施, 构建“工字型” 水运大通道。

打通多式联运堵点。深入实施国家及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 程, 完善公转铁、公转水等联运转运设施建设, 创新运输模式, 促进货源、运力有效匹配,提高铁路、水运在货物综合运输中 的承运比重。引导企业提供全程“一次委托”、运单“一单到底”、 结算“一次收取”服务。加快建设一批数字仓库、智慧堆场、智 慧港口等。

加快补齐冷链短板。 服务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 基地建设,完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推进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在中小城市、县城布局一批冷链集配中心,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库,完善城市社区末端配送网点。积极发展“生鲜电商+冷链 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物流新模式。

夯实应急物流基础。坚持“平急两用”原则,加快构建更具韧性、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应急物流体系。依托国家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在全省布局建设应急物流转运场站30个左右。支持建设一批医疗物资、粮油等应急储备设施项目。推动建立长三角应急物流协同联动机制,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体系。

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A级物流企业,支持企业通过战略性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推进规模扩张和资源优化整合,在供应链服务、智能仓储、多式联运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物流企业。做强做优省港航集团,统筹提升全省港航资源开发水平。推动组建省级铁路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公司。

专栏 9:物流网络建设行动

(1)完善物流枢纽功能,优化物流设施网络,到2025年,创建国 家物流枢纽5个左右, 新增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30家左右。(2)大力发展 冷链物流, 完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 到 2025 年, 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 基地3—4个,冷库总库容700万吨以上。(3)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 到2025年,新增 5A 级企业5 家左右、 4A 级企业 100 家左右。

 

(六)培育壮大新兴服务。

积极培育平台经济。 聚焦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城市安全、 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 大的平台型企业,打造若干平台经济产业集群。支持传统行业龙头企业依托核心资源和行业整合能力,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新 构建商业模式, 向专业化平台型公司转型。到 2025 年, 培育行 业型、专业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20 家左右, 企业级平台 100 家左右。

做大节能环保服务。 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 展节能环保技术、咨询、评估、计量、检测和运营管理等服务。 鼓励节能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发展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 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支持发展 生态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等服务,推动在城镇污水垃圾 处理、工业园区污染集中处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 治理,推广产业园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加快发展碳 资产管理、碳咨询、碳排放权交易等服务。适应安全生产改革 发展新趋势,积极发展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业。推进废旧家 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

提升发展电子商务。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持续 推进电子商务技术和模式创新,强化物流、快递、信息、技术 等支撑服务,推动电子商向智能商务发展。积极培育旅游云 商、汽车 O2O、特色农产品电商等电商平台,发挥电商平台大 数据优势,推动与制造企业产销对接,促进柔性化生产、精准 化营销、品牌化发展。

五、推动生活服务品质改善

顺应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转变,以满足居民多层次生活需 求为导向,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普 惠性服务供给,更多更好满足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高品 质服务需求。加快建立供给充分、服务便捷、管理规范、惠及 城乡的民生服务体系。

(一)着力打造文旅精品。

大力发展省内游、乡村游,提升安徽旅游品牌知名度影响 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和时代特 征的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到 2025 年,旅游总收入超过 1.1 万亿元。

建设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以国家级、省级全域旅 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度 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高品质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协同建设杭黄世界级自 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支持黄山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 级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支持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建设全 域旅游示范区,推进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提升芜湖方特 主题园区文化内涵,打造中国主题乐园示范。加快推进亳州中 医药养生休闲旅游度假区、安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大别山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建设。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实施乡村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乡村旅游“双微”提升行动、 “主题村”打造行动、 “风景道”建设行动、 精品民宿培育行动等系列举措,培育十大乡村旅游示范区、百 佳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千家乡村旅游精品点,高品质建设特 色小镇,打造“皖美乡村”系列品牌。积极提升一批全国乡村旅 游重点村。提升呈坎、南屏、西河、采石、三河等古镇品质,  积极申报皖南古村落扩展项目。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等深 度融合, 培育“温泉、生态、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 推出“红色 文化、徽文化、科技、农业、工业、中医药”主题研学产品, 打 造“驾游安徽、美食安徽、美宿安徽”品牌 IP,建设一批文化产 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以短时间、近距离、 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民宿”,策划“安徽人游安 徽”促销活动。

专栏 10:文旅精品创建行动

( 1)打造一批文旅品牌,到2025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达到8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 14 家, 力争新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家, 培 育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 区、自驾游目的地、研学旅游基地等重大品牌。(2)加强长三角文旅精 品联动发展, 联动杭州西湖、太湖、乌镇等国际优势品牌,推进长三角“一 地六县”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示范基地、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等 建设,构筑世界级文化和旅游协作区。

 

(二)扩量提质健康服务。

以打造全国知名的长三角康养基地为目标,以健康体育服 务为重点, 推动健康产业扩量提质。到 2025 年, 初步建立覆盖 全生命周期、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健康服务业体系。

加快发展健康服务。 支持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发挥 黄山“新安医学”优势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擦亮中医药“北 华佗、南新安”品牌。培育“十大皖药”品牌, 积极开发健康食品, 建设大别山“西山药库”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 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实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程,加快建设 国家儿童、创伤区域医疗中心, 积极争取心血管、肿瘤、中医、 神经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蚌埠、芜湖、安庆、阜阳 等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布局一批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 心。

发展壮大体育服务。 积极发展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 会展、体育经纪、体育传媒、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 等服务业,推动“体育+”和“+体育”深度融合。培育汽车、自行 车、滑板、马拉松、龙舟等自主体育品牌赛事。推动体育产业 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汽车自驾营地等 重大项目建设。

(三)加快发展养老育幼。

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趋势,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全面 放开养老育幼市场,丰富服务供给,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主体多元、形式多样、 政策完备、应护尽护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增强养老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加快发展智 慧养老,探索发展互助性养老,推动养老服务向精神慰藉、康 复护理、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领域延伸。推进康养融合发展, 开展康养联合体试点,探索打造“医康养护”安徽模式。提升农 村养老服务能力,推动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等养老 服务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到 2025  年,社区养老服务配建设施达标率达到 100%。

加大育幼供给。 实施托育设施建设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发 展普惠性托育服务,鼓励发展集中托育、育儿指导、养护培训 等育幼服务,推进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十四五”期间,各市 每年建成 2—3 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 各县(市、区) 每年至 少建成 1 个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

(四)提升家政物业服务。

以满足居民多层次生活需求为导向,大力提升家政物业服 务水平。到 2025 年, 物业管理,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规上法人单位数合计超过 500 家。

打造家政服务品牌。 大力发展家庭保洁、物流配送、废品 回收等业态, 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建设“互联网+”服务平台, 推 进家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加快建立供给充分、服务便捷、管理规范、惠及城乡的家政服务体系,提升 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形成若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家政品牌。 大力发展其他家庭服务,补齐居住社区服务短板。积极开展未 来社区建设试点。

规范提升物业服务。 积极培育引进一批有实力、专业化、 水平高的物业企业,积极推动服务规范化、职业化,建立完善 智慧物业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物业服 务品牌。切实解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难题,规范业委会建设, 建立业委会运作评价、激励和监管机制,加强物业服务全过程 监管,逐步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机制。提高老旧小区、回 迁安置小区、公租房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 理覆盖率达到 100%。

专栏 11:民生服务提升行动

(1)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十四五”期间,遴选 30 个县区开展 省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支持每个县建设 1 所县级失能半失能特困 人员照护服务机构,每年实施不少于 5000  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 造。(2)培育壮大体育产业, 到 2025 年,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 过 42%,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 2200 亿元。

 

六、发展路径

(一)大力引导集聚发展。

把握城市功能提升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高标准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优化城乡服务要素资源布局,促进服务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

做大做强服务业集聚区。 结合各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 加大项目引进和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和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 构建特色鲜明、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合、服务集成的 服务经济发展主平台,促进服务企业降本增效和协同发展。支 持服务业集聚区搭建一批面向服务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 引导在服务业开放、场景营造、要素保障、统计监测以及集聚 区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服务业集聚区品牌。鼓励组建集聚区发展联盟。

促进城乡服务业集聚发展。 以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为重点, 促进金融、商务、信息、文化、体育、知识产权等高端服务业 集聚发展,支持楼宇提升品质、优化业态、完善功能,加强老 旧小区、街区、厂区改造,吸引企业地区总部、采购中心、投 资中心等入驻。支持合肥创建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城市。立足 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建设需要,引导各类开发区大力发展 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制造服务业,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区,推动开发区从单一功能向混合功能转型。以服务乡村振兴 战略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 涉农服务业,培育壮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健全农村现代流通 网络体系,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

(二)积极推动产业融合。

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牵引,大力发展制 造服务业,提升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 力,鼓励服务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交叉渗透、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

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 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深入推进国家“两业融合”试 点建设,认定一批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培育发展“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企业向 附加值高的服务环节延伸、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鼓励 发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 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探索制造业和互 联网融合发展、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研发设计服务和 制造业有机融合、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等新路径。

促进服务业与农业深度融合。 支持各类涉农服务主体与新 型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 和分享机制, 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推动物流、金融、 营销、品牌、渠道、研发、咨询等专业服务下乡。打造省级农 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供精准、及时、全程顾问式的科技信息 服务。支持利用农村自然生态、历史遗产、地域人文、乡村美 食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科普教育、文化创意、  农村电商等业态,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促进服务业内部深度融合。 推动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生产 要素优化配置和服务系统集成, 创新服务供给, 拓展增值空间。 顺应消费升级、产业升级、需求升级趋势,促进“物流+”“设计 +”“电商+”“旅游+”“健康+”等跨界融合发展, 催生新产业、新产 品、新模式。

(三)培强育优市场主体。

加大服务业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牵引、 “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新型服务主体蓬勃发展的多层次 产业梯队。

壮大龙头骨干企业。 在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领域,培育 壮大一批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大型商贸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 业通过战略性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进行规模扩张和资源 优化整合,实现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网络化发展。引进 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 培育一批互联网平台企业。

扶持中小微企业。 建立健全中小创新型服务业企业的服务  和支持体系,在研发创新、企业经营、人才技能培训、信贷金  融支持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助力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发  挥中小微企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等优势, 加快业态模式创新, 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规上(限上) 服务业壮大行动,加大奖励力度,引导各地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入规入限,壮大全省规上服务业企业和限上批零住餐企业 规模。

培育新型服务主体。 鼓励各类服务业主体根据行业发展、  市场需求创新组织形式。积极培育发展各类服务业商会、协会, 促进资源整合,赋能产业发展。鼓励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 领域的新型产业联盟。引导“政产学研用金”等新型科技创新创 业组织快速发展。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 务组织建设,引导各类涉农服务主体积极发展服务联合体、服 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到 2025 年, 每个服务业重点行业至少 组建 1 家省级商会、协会或产业联盟。

(四)打响皖美服务品牌。

充分挖掘我省特色产品和服务优势,积极推动服务业标准 化建设,进一步推升服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适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完 善商贸流通、家政物业、养老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标准,加快研 究制订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知识产权服务、商 务服务、检测认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标准。鼓 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 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积极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组织开展 质量管理体系、首席质量官等公益培训,探索在健康、教育、  养老、体育、金融、信息安全、电商等领域推进高端服务认证。

持续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 力争到 2025 年制(修) 订服务 业领域地方标准不少于 100 项,建设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不 少于 20 个。

加快服务品牌培育发展。 制定服务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技 术规范,树立行业标杆和服务典范,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 的服务品牌和知名企业。支持企业参与安徽老字号认定和长三 角老字号集中展示活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加强品牌 维护管理,做好品牌促进、品牌推介、品牌保护、品牌信息、 售后认证等服务。开展服务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认定工作,认 定服务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 100 家左右。

(五)推深做实“双招双引”。

突出“双招双引”对服务业创新发展、人才集聚、产业塑造 的引领作用,坚持全球视野、顶格战法、高效服务,用市场逻 辑谋事,用资本力量干事,汇聚要素、做强增量,全面提升服 务业发展动能。

推动多链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 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加快形成市场化、法制化、专业 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服 务业重点领域龙头骨干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和新型市场主体, 开展产业链招商。面向服务业创新发展需求,支持各类创新平 台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省级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化基金作用, 精准对接服务业领域重点企业、 重大项目。深入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用好编制周转池、 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柔性引进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广泛集聚。

促进长三角联动发展。 强化长三角区域产业协作,深度嵌 入沪苏浙产业链、价值链,联合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 和创新平台,引进培育服务业头部企业和“瞪羚”企业实施一批 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的系统集成和配套项目。制定面向长 三角等区域“双招双引”重点目录,聚力开展项目和人才招引。 积极推动长三角服务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形成一批服务业重 点领域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共同塑造长三角服务品牌。对 接虹桥枢纽展示、贸易、电子商务等中心建设,推动有需求的 现代服务业企业在虹桥地区建设分支机构、营销网络,打造长 三角“虹桥国际会客厅”。

推进项目落地实施。 坚持省市联动、政策叠加,集中力量 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服务业 项目。坚持以项目为牵引,做到精力围着项目转、资源围着项 目配、工作围着项目干,千方百计引进更多支撑性、引领性、 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每年选择 100 个左右的服务业重大 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要素保障和服务保障。落实行业主 管部门管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完善重 点行业项目库,强化项目谋划建设推进工作。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围绕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促创新,全面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培 育发展新优势。

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 严格按照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要求, 分类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落实国家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领域事  业单位改革要求,支持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及能够  分离的生产经营部门转制为企业。健全现代高效监管体系,推  动监管方式由按行业归属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探索建立以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  监管为基础的服务质量监管机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  效率、覆盖面和风险防控能力。围绕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  域和环节,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争创国家服务业改  革试点,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中 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引领效应,加大服务业开放力 度,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实施中国(安徽)自由贸 易试验区服务业改革开放示范工程, 建设一批数字产品与服务、 维修、研发设计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优先放开教育、医疗、  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对弥补发展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域。提升跨境交付、自然 人移动等方面的便利化水平,完善签证便利政策,健全境外专 业人才流动机制,畅通外籍高层次人才来皖创新创业渠道。提 升移动支付、消费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化水平, 助力入境游发展。 加快拓展新兴服务贸易,积极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推动服务 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推进合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 展试点和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本规划和服务业锻长 补短行动实施情况的考核监督。各地、各部门要加强规划宣传, 发挥行业商协会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加快发展服务业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强化要素支撑。

把握国家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方式改革导向,强化省级政府 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管控力度,加强对物流、快递、仓储、 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业用地保障。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 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 重点领域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 培养计划,着力引进服务业创新创业团队,将服务业高端人才纳入省新兴产业“111”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选拔 范围。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服务业学科专业 建设,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联合培养和订单式培养合作。 实施数据要素流通工程,探索规范的数据市场化流通、交换机 制,打造全国一流的数据交易场所。

(三)创新发展生态。

适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完善支持服务 业发展政策体系。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优化省统筹服务业 发展引导资金扶持结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推广政府与 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多措并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服 务项目投资。更好发挥省级服务业发展基金作用,支持各地设 立服务业发展基金。引导企业尊重、管理、保护知识产权。依 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等, 营造“守信受益、 失信受制” 的信用环境。把握服务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特点,坚持审慎监管 和包容式监管, 创新监管方式, 提升监管能力, 完善监管体系。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严惩违纪违法行为。

(四)实施监测评估。

完善服务业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统一标准,分类推进。强化服务业综合考核,稳步提高服务业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 权重。建立健全服务业重点领域统计监测方法,加强主要目标 指标统计监测,健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评估体系,强化监测评估结果运用。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完 善与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研判,做好预测预警和政策储备。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