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研发出新型介电薄膜

安徽省资讯 (623) 发布于:2025-08-01 11:25:38 更新于:2025-08-01 11:25:38 来自:安徽日报
项目申报

7月3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28日在《自然-可持续性》杂志上发表。

中国科大研发出新型介电薄膜

电子废弃物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已引发广泛关注。闭环回收,指的是在回收过程中不损害材料质量的回收技术。这对于减轻严峻的全球环境负担和建立循环材料经济至关重要。

目前,在部分塑料的闭环回收方面已有一些成功尝试,但这些方法存在高能耗或需使用苛刻化学品的问题。相比之下,生物技术凭借其固有的选择性和温和的工作条件等优势,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潜在的替代方案。但设计可闭环生物回收的材料对生物制造、生物解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兼容性提出了很高要求。

俞书宏团队将发展的“气溶胶辅助生物合成”新兴生物制造策略与特异性的酶降解过程相结合,成功设计并制备出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复合介电薄膜。

专家认为该材料在可持续电子器件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如基于该薄膜加工的电子器件,不仅信号传输损耗显著低于商用的环氧树脂基底,且成本相当,同时能显著降低对人类健康和自然资源方面的影响。研究人员介绍,这种结合气溶胶辅助生物合成和酶降解的闭环生物回收策略,对开发下一代可持续电子材料和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转载于:安徽日报

THE END

温馨提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2942802716@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zj@spiderltd.com。
新媒体服务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