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3日,2025中国公共安全大会在合肥举办。期间,一座全新的安全文化科技馆在合肥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科技创新基地启动试运行。这座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场馆,以其丰富的互动展项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安全主题科技馆,为公众开启了一扇体验式安全教育的新窗口。

该馆的亮相与正在合肥举行的2025中国公共安全大会形成重要呼应。据了解,2025中国公共安全大会汇聚了多位院士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高水平安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科技馆的开放,不仅丰富了大会的内涵,更展示了合肥在公共安全实践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创新成果。
科技馆内部设计独具匠心,围绕“体验灾害、探究机理、训练技能”的核心理念,打造了涵盖自然灾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九大主题的沉浸式教育空间。268套互动展项让参观者能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学习安全知识。其中,双层地震体验平台让观众直观感受建筑结构的“放大效应”,翻车体验装置则通过模拟车辆360度翻滚,深刻诠释了安全带的重要性,体现了场馆“以体验促认知”的教育思路。
场馆的建设与发展,与合肥市整体公共安全战略紧密相连。近年来,合肥全力推动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已在多个城市推广。正如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在公共安全大会上所言,该市正在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加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安全应急产业高地。
据悉,该科技馆将在试运行期间进行系统优化,预计今年12月中上旬启动公众预约,2026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这一创新型安全教育平台的建立,不仅提升了公众的安全素养,更展现了现代城市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理念转变,为构建更具韧性的安全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
转载于:安徽日报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