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700亿元目标!合肥将建设全域科普体系

安徽省资讯 热点资讯 (241) 发布于:2025-10-28 13:24:33 更新于:2025-10-28 13:24:33 来自:合肥在线
项目申报

10月27日从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获悉,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提升科普能力建设全域科普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建设全域科普体系,到2027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力争达到24%,培育覆盖前沿科技、产业技术、生态环保等领域的特色科普教育场所不少于300家,科普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

根据《方案》,合肥将建立“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泛在科普模式。

“这是首次就建设全域科普体系制定实施方案,也是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一次生动实践。”合肥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学普及将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合肥市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制度,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科协等多部门参与其中。

同时,推进科协组织向量子信息、深空探测、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新产业链延伸,建成高校、企业、园区、科研机构科协不少于350家。

《方案》提出,将在骆岗公园、环巢湖湿地公园、未来大科学城、科学岛、蜀西湖公园、少荃湖湿地公园、政务文化新区等重点区域,开发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应用新技术。

《方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企业,试点建设科普产业集中区,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支持利用AR、VR、元宇宙、AI+等先进数字技术赋能科普场景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奖补。培育科普上市企业2-3家,培养科普独角兽和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扩大科普产业优势,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并建立科创科普游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动科文旅体展融合发展。

“2024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8.8%,到2030年,该数据将力争提升至28%,建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普服务体系,形成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协同发展格局。”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于:合肥在线

 

THE END

温馨提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2942802716@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zj@spiderltd.com。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