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行5周年。10月27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安徽自贸试验区工作成绩和经验。数据显示,今年1—9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2297.2亿元,同比增长32.3%,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8.9个百分点。

发布会透露,5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形成2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7项为全国首创,1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区内经营主体达8.4万家,是设立之初的2.7倍。过去5年里,安徽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全省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阵地、全省制度型开放的重要窗口、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平台和全省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今年以来,全省进出口值已连续三个季度稳步攀升,9月单月首次突破900亿元大关,达967.5亿元,创历史新高。”发布会上,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孙东海介绍,通过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开放枢纽量级等手段,安徽自贸试验区开放型经济质量实现新提升,大陆马牌、惠而浦等30家境外世界500强在自贸试验区设立39家企业、占全省近1/5。
安徽自贸试验区内制度型开放水平实现新提升。在科创金融提质扩面上,安徽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实现新突破,发行首单科技成果转化债、“专精特新”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产品,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深化“贷投批量联动”试点。截至今年9月末,“共同成长计划”已签约企业超1.5万户,贷款余额超2100亿元。
发布会介绍,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内,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首创“赋权+转让+约定收益”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新模式、新型研发机构技术经理人股权激励等集成改革,催生出科丞智能健康、中科采象等一批科创企业,安徽自贸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超3400家,是设立之初的2.3倍。
转载于:人民网-安徽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