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规划

政策汇编 (1.7万) 发布于:2022-01-20 更新于:2022-04-17 来自: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链通高新

各县(市)区经信局、发改委,开发区经贸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合肥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月19日

合肥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规划

 

目 录

一、基础环境 ......................................... 1

(一)发展基础................................... 1

(二)发展机遇................................... 3

(三)面临挑战................................... 4

二、总体思路 .........................................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5

(三)发展目标................................... 6

三、重点发展领域和聚焦方向 ........................... 8

(一)新型显示................................... 8

(二)集成电路.................................. 10

(三)高端软件.................................. 12

(四)人工智能.................................. 14

(五)工业互联网及移动通信...................... 16

(六)智能终端.................................. 17

(七)物联网.................................... 18

(八)其他未来产业方向.......................... 20

四、主要任务 ........................................ 22

(一)夯实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高效稳定发展 ........ 22

(二)建设创新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 23

(三)推动产业集聚,建设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 25

(四)培育数字经济,催生产业数字化新业态 ........ 28

(五)打造人才高地,汇聚国内外高水平人才 ........ 31

(六)加强开放共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32

五、环境影响评价 .................................... 33

(一)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33

(二)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34

六、保障措施 ........................................ 35

(一)加强组织领导.............................. 35

(二)强化政策引导.............................. 36

(三)增加财税支持.............................. 36

(四)优化发展环境.............................. 36

 

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市首位性、支柱性产业,为全市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发挥引领作用。为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战略部署,紧抓全球产业分工变革、经济结构调整重大机遇,努力推动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取得新突破,特编制本规划。

一、基础环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等领域。《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通过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制造业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仍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向。《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发展基础

1.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合肥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拥有中科大等高校近60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38所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8家,与21家大学大院大所共建26个创新平台,在合肥服务的“两院”院士达135人,集聚各类人才190多万人。形成了由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组成的多类型、多层次创新体系。

2.产业地标日益凸显。‚十三五‛期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年均增长18.5%,居战略性新兴产业前列,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引擎之一。新型显示产业构建起‚从砂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从‚跟跑—并跑—领跑”的发展。集聚集成电路企业近300家,打造形成存储、显示驱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4个特色芯片板块。“中国声谷”实现“双千双线”目标,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公有云之一。建成全球最大的PC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高端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等智能终端实现快速增长。高端软件、量子信息、5G、区块链、物联网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中国声谷”、“全球显示之都”、“中国IC之都”等成为合肥新名片。

3.集群效应基本形成。形成“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制造基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入选数居全国城市第4位,省会城市第2位;智能语音产业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优胜者名单。同时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智能终端、大数据等多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入选省、市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业集群化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重大工程专项落地,推动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4.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合肥市实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意见,出台软件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中国声谷”等产业专项政策、重点产业人才政策,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通过综合施策,从项目落地、投融资、人才、税收等方面全面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

(二)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国际形势仍复杂多变,国际产业分工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全球经济竞争新格局加速重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空前活跃,高端芯片、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迅猛发展,我市相关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1.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有条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创新平台不断完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将推动产业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先进制程动态存储、柔性显示、激光显示、第三代半导体、类脑计算、量子信息、质子医疗等技术持续高端化发展,引领产业不断创新升级。

2.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有基础。围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布局,相继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信创产品、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等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能级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将迎来“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

3.推动融合联动发展有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与我市家电、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不断融合促进,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随着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双循环”格局建立完善,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水平将不断提高。

4.奋力塑造领跑格局有潜力。依托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创新平台,我市在量子信息、磁约束核聚变、类脑科学、空天科技等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原创成果,将推动一批未来产业落地和发展壮大,具备在前沿领域领跑全球的发展潜力。

(三)面临挑战

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同时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产业规模总量偏小。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先发城市相比,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起步较晚,总体实力还有差距,领军企业数量较少,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资本等要素相对薄弱。二是产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关键设备、基础材料等环节主导权和话语权仍由少数发达国家掌握,产业抢占技术高地、扩大市场份额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阻力。三是宏观政策持续变化。国家行业主管部门逐步加强对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规划布局,规范产业发展秩序,我市相关产业扩存量、引增量将一定程度受到政策指导的规范限制。四是产业人才支撑不足。相关产业领军人才、研发和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突出,高层次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人才队伍面临江浙沪等先发地区和中西部新兴地区‚双向争夺。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合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集群优势,以集群协同发展为路径,以产业稳定发展为重点,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举,强化开放合作和产业生态构建,培育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统筹。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应用导向,突出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和行业产品标准制定中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强政策支持,规划资金投入,重点发挥政府在关系产业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组织协调、规划引导等作用。

2.集群带动,补链强基。重视龙头企业引领,促进相关企业集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完善集群产业链条配套,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统筹政策链、补强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重视人才链,培育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3.创新驱动,重点突破。以创新引领发展,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切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在重点领域新增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

4.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坚持以全球视野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外部资源与本地能力培育相结合,积极对接国内外优质资源和市场需求,打造国内领先的展示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近东联中‛的区位优势,加快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的步伐,强化合肥长三角副中心的区域产业集聚能力,着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年末,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优势行业形成引领全球的发展能力,集聚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具有区域带动力的产业体系,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发展策源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产值年均增长不低于20%,产值超1000亿元企业2家;超100亿元企业10家。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多个细分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千亿级细分业态,巩固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实现新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个。培育国际领先的产业核心龙头企业10家,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完善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体系。

集聚发展建设新高地。以打造城市“产业地标”为目标,以产业链协同发展为途径,加快建设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3个国家级集群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30家。支持优势产业集群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列,鼓励优势产业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

表 1:“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20 年 2025 年
1 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产业产值 2000 亿元 5000 亿元
2 产值超 1000 亿元的企业数量 1 家 2 家
3 产值超 100 亿元的企业数量 4 家 10 家
4 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 81 家 110 家
5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1169 家 3170 家
6 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 120 个 170 个
7 国家级产业集群数量 4 个 6 个

三、重点发展领域和聚焦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创新活跃,技术融合不断加速,催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新应用和新模式,极大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涵盖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物联网等多个重点方向。

(一)新型显示

新型显示是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随着智能互联、AR/VR等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型显示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大屏化、高分辨率显示产品和车载显示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小尺寸显示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以新型显示为中心的互联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未来五年,合肥市继续按照“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思路,放眼全球显示产业及技术发展动向,着眼新技术、新产品的前瞻布局,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优质企业资源集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争创国家级新型显示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和发展“全球显示之都”的地位。

重点方向一:TFT-LCD。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强TFT-LCD关键配套环节,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支持产品和技术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围绕产业发展趋势抢先布局,加快推动高反射式LCD、叠屏技术研发,开展氧化物背板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基于铟镓锌金属氧化物的LCD显示屏。研发8K120Hz驱动技术,开发65英寸及以上8K高性能显示屏。

重点方向二:AMOLED。推动全柔AMOLED6代线项目建成量产。支持AMOLED屏体重大技术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在新型背板技术(LTPO)、无偏光片技术、极致全面屏技术(屏下摄像)、中尺寸屏体技术(7~11英寸),高刷新率、折叠、卷曲屏技术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和产业化合作,抢占全球AMOLED市场竞争至高点。积极引导AMOLED产业与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的合作,加速共同发展。

重点方向三:微显示。加快推动MicroOLED、MicroLED等微显示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利用先发优势,确定微显示产业生态链建设发展路径,推进“超高清视频+5G+AI”等微显示领域融合应用,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加快微显示领域产业集聚发展。

重点方向四:原材料及关键装备。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配套项目,提升上游关键材料、装备本地供给率。上游原材料进一步提升基板材料、液晶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电子化学品、光学膜、偏光片、显示芯片、掩膜版、靶材等研发生产能力;关键装备重点发展离子注入、激光退火、O/S检查、激光剥离、激光修复、蒸发源等设备。

其他重点方向:

1.激光显示。加大全色激光光源、超高清成像芯片、光学镜头等核心材料器件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布局全息真三维显示、多基色显示等激光显示前瞻性技术。2.MiniLED背光及直显技术、主动式电致量子点(AMQLED)技术。积极进行下一代显示技术布局,推进MiniLED背光技术发展;突破侧边线路技术、优化转印技术应用,提高转移速度和良率,推动玻璃基板MiniLED直显型产品研发量产。鼓励领军企业加快推进主动式电致量子点(AMQLED)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专栏1新型显示器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合肥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群以高世代TFT-LCD、AMOLED、硅基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产品为主导,吸引玻璃基板、光刻胶、光学薄膜、电子化学品、偏光片、掩膜版、靶材、驱动芯片、背光模组、智能终端等上下游产业集聚,实现“从砂子到整机”的新型显示产业链布局,面板产线规模位列全球第一梯队。

(二)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国家安全、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未来五年,合肥市将按照‘市场导向、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的原则,以本地显示、汽车、家电和绿色能源市场需求为牵引,以发展芯片设计业和特色晶圆制造业为重点,以开展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为抓手,在动态存储、面板驱动芯片、家电芯片等领域形成特色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和总体竞争力进入国内城市第一方阵,打造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IC之都”。

重点方向一:动态存储芯片。支持动态存储器项目产能提升,加快布局下一代产品预研。围绕构建动态存储器产业生态,积极培育和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培育和引进先进封测、装备、材料等重点项目,强化产业协同和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引进模组集成制造等环节,加快构建形成完整的存储控制芯片解决方案,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存储产业基地。

重点方向二:显示驱动芯片。推动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项目产能爬坡和55nm逻辑工艺的研发与量产,并积极推动MicroOLED等微显示专用芯片设计、制造。支持已有驱动芯片设计公司进一步完善“设计-制造-封测”产业链生态系统,打造虚拟“IDM”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驱动芯片企业融入国内外平板显示企业供应链,不断拓展市场,实现新型显示产业显示驱动芯片中国造、合肥造。

重点方向三:家电汽车等终端芯片。推进“芯屏汽合”联动,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支持家电、汽车企业与芯片设计、制造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研发产业化合作,支持制造企业拓展微处理器及各种逻辑芯片代工业务。推动算法创新与芯片设计联合优化,推进适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它智能硬件的低功耗智能语音芯片、智能通信芯片、高精度人体生物传感器、低功耗蓝牙模组等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家电、汽车、智能终端企业与本地芯片设计企业联合研发,共同开发定制化、特色化的功能芯片,打造国内领先的家电、汽车电子、智能终端芯片研发制造基地。

重点方向四:分立器件及化合物半导体。在分立器件方面,积极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领先的IDM厂商,加快功率器件和射频器件的研发与生产,推进5G基站、网络通信、安防监控等领域芯片国产化。突破DSP、电源管理、移动通讯、变频控制、导航等关键芯片设计技术,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用芯片设计产业基地;在化合物半导体器件方面,以GaN、GaAs、SiC器件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InP等器件。以IDM为主,打造以制造工艺为核心,以器件设计为创新点,兼顾封装测试的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推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集聚化发展。

专栏2集成电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群打造存储、显示驱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4个特色芯片产业板块,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装备材料全产业链覆盖,并分别在高新区(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经开区(存储、装备)、新站高新区(显示驱动、材料)形成产业集聚,获批‚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列为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城市之一。

(三)高端软件

高端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高端软件已延伸到了云、大数据、物联网、工业控制、区块链等不同应用场景,产品体系日益完备,产业活力日益增强。

未来五年,合肥市继续汇集科教、人才等优势资源,突出城市特色,加强智能语音、大数据应用、量子通信领域研究,提升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在电子政务、公共安全、电力、交通、教育、金融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等嵌入式软件领域的优势;积极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电子商务、数字内容和动漫游戏、信息加工与处理等信息服务业,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

重点方向一:网络信息安全。实施‚技术赋能、融合示范‛双轮驱动战略,依托重点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产业链集聚、产业链价值提升、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持续引进、培育重点企业和项目。重点发展网络空间安全硬件产品、网络综合服务、安全防护技术、区块链创新应用、行业融合应用等,打造有代表性的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构建多层次安全产业体系。

专栏3中国安全谷

合肥“中国安全谷”依托合肥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产业基础,结合区域优势进行有重心的统筹布局,引领全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集聚了自主芯片设计、安全软件、安全应用服务、数据处理等上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基础设施层—产品服务层—新兴应用层”的网络安全产业链条。合肥高新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获批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

重点方向二:大数据和云计算。优化大数据产业布局,围绕大数据产业链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对接国内外优势骨干企业战略布局,主动承接国家级和省级大数据项目。推进大数据和云计算行业应用示范,支持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高水平推进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云服务龙头企业,提升云计算服务能力,建设全国云计算应用服务示范基地。

(四)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迅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将进一步释放巨大能量,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经济活动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未来五年,合肥市将围绕推进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抢抓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智能语音、机器人等领域人才和技术集聚优势,聚力开展前沿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场景示范、创新企业培育、生态体系打造,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重点方向一:智能语音。以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为产业发展核心区,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技术研发,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交互、自然语言理解新方法,支持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抢占市场,巩固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国际领先地位。

重点方向二:智能机器人。推进以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推动智能服务机器人在金融、通信、医疗等重点行业快速落地。通过系统集成,整合各类服务机器人的先进技术,夯实智能服务机器人在技术和行业应用上的领先优势,树立服务机器人行业价值标杆。加快发展无人驾驶、车联网及无人机等智能运载工具。

专栏4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国声谷)

合肥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产业布局。中国声谷聚焦人工智能、自主可控两大产业“双线”发力,通过“双招双引”“龙头配套”“基地基金”“平台赛道”等多措并举,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声谷园区、“中国声谷•双凤基地”、“中国声谷•经开信创产业园”、“中国声谷•蜀山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声谷•庐阳大数据产业园”等相继实施建设,为产业集聚提供良好环境。集群成功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优胜者名单,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五)工业互联网及移动通信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一种产业形态,通过开放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连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以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以5G为代表的先进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等特点,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基础设施网络技术。

未来五年,合肥市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在5G基础材料、核心器件、网络设备及智能终端上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品,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建成一批5G行业支撑平台。同时强化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建设,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重点方向一:工业互联网。增强网络支撑能力,推进重点工业区域实现5G深度覆盖、万兆光纤接入,推动5G专网在一批龙头企业率先部署落地,行业重点企业内网改造全覆盖。推动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高价值工业APP。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推进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行业应用标杆,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成效不断提升。

重点方向二:5G器件及设备。推进以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为代表的5G射频前端芯片产业的集聚,积极做大做强域内现有射频前端芯片企业,支持引入互补型产品企业,实现射频前端芯片的模组化能力。积极推进射频前端企业的IDM化,打造国内5G核心芯片有显著特色和高竞争壁垒的产业集群。加速推动5G应用,瞄准5G产业重点环节,加快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5G产业生态体系。积极招引培育具有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的系统设备制造商,以点带面,推动5G产业规模发展壮大。

(六)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设备具有高度集成性、高性能的嵌入式软硬件和开放式操作系统,涉及芯片、操作系统、重要元器件、整机设计与制造等领域,是融合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对于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五年,合肥市以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抢抓5G商用机遇,瞄准“整机+配套+核心部件”定位,围绕“加强优势产业、培育关键产业、做大整机产业”体系,支持智能终端龙头企业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加大应用推广力度。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项目支撑,完善产业链条,积极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把合肥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基地。

重点方向一:个人电脑及服务器。提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整机制造规模,重点推进高性能计算机、高端服务器、海量存储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导向,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产品个性化配臵组合,全面保障产品品质。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完善本地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

重点方向二:智能可穿戴等消费电子设备。加快核心技术引进和产品研发,支持开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腕上设备、智能耳机和智能耳塞等智能耳戴式设备、智能眼镜等智能视觉设备。鼓励智能可穿戴技术在大健康领域创新发展,发挥智能可穿戴技术在主动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方面的优势;支持医用级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快速审批及应用场景的试点;鼓励智能可穿戴技术与类脑智能、生命科学、柔性材料等前沿领域融合创新,布局研发一批新型前沿性产品。鼓励超高清视频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技术融合应用,加快AR/VR等智能穿戴类产品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支持智能语音、微显示等领军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不断提高智能穿戴设备、语音速记本、智能钢琴、智能语音鼠标、近眼显示用超高清显示屏等众多智能创新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七)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互联网之后又一个产业竞争制高点,将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城市智慧化建设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未来五年,合肥市将以创新驱动和融合应用为主线,加快建设城市神经感知节点,部署全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提升物联网模组、电子标签等设计能力,推进物联网模组、物联网网关、智能仪器仪表、车载终端、北斗终端等典型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积极探索基于物联网、公共WLAN(无线局域网)网络的新型商业模式,扩大城市感知网络应用率,初步构建‚万物互联‛的网络体系。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物联和智能芯片和器件的研发与设计。

重点方向一:智能网联汽车。推动建设自动驾驶试验区,模拟多种道路工况、气候场景等,开发测试自动驾驶技术,搭建车联网能力中心平台,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探索城市出行综合解决方案。支持重点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在电动化、互联互通、共享出行、自动驾驶等智慧出行领域取得突破。

重点方向二:智能家居。加强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家居建筑系统的融合应用,提升建筑设备及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推动面向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电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构建家电信息平台,推动智能家电的普及和产业化。

重点方向三:智慧城市。加大城市物联网布局,推进NB-IoT/eMTC/5G移动物联网部署,构建全域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深化物联网技术、GIS、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等技术应用,提高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生态环保、应急管理、农业生产、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要素全面AIoT化。推动全市公共部门物联感知统一设施管理、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安全认证及权限管理,为各部门提供便捷高效的物联网应用服务。积极布局航空遥感设施,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

专栏5中国网谷

合肥瑶海区‚中国网谷‛以‚一谷三基地‛格局(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尚荣医疗产业园),三基地联动建设、运营,共同促进物联网产业生态聚集发展。重点培育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建设大数据云服务中心和高端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全国一流的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被认定为“长三角G60产业合作示范园”。

(八)其他未来产业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未来产业以新兴信息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不断突破传统产业形态,有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创造新载体、注入新动能。

未来五年,合肥市将持续布局量子信息、区块链、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依托新科技、扩展新空间、满足新需求。充分利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建设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产业支撑力大的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缺失,着力提升未来产业发展水平。

发展方向一:量子信息。发挥合肥在量子技术领域独特的发展优势,依托“一院三平台”的重点科研机构创新平台,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重点产业方向。抓好原始创新,加强规划引领,引导产学研各环节形成合力,推动关键设备和技术方面研发攻关,优化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供给,助力量子信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信息产业化基地。

发展方向二:区块链。推进区块链技术创新,培育区块链产业生态,科学规划区块链产业分工布局,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区块链产业格局。超前布局区块链基础设施,围绕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交易、数据安全和保护等典型应用场景,提升区块链共识机制、防篡改机制、跨链互联等,推进区块链技术与通信芯片融合、算法和算力共享,鼓励发展可私有化部署的区块链平台,加快打造成熟稳定的公链基础链和服务于企业的联盟链。

发展方向三:空天信息。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为支撑,聚焦天基骨干网、天基接入网、地基节点网以及大阵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等多层面的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加强航天设计、制造、集成、测试、试验及信息服务能力相关企业招引培育。

四、主要任务

(一)夯实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高效稳定发展

重点发展支柱产业。聚焦产业现有发展基础,重点支持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高端软件等支柱产业发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支持各领域龙头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突破核心技术、推进重点工程,纵深推进“芯屏汽合”产业融合发展,为构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提供强大支撑。

培育发展新增长极。继续优化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链布局,招引培育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技术创新平台服务等关键环节;做大补强消费电子终端制造、模组加工、服务器制造等产业;关注物联网、5G、工业互联网等融合联动产业方向,以建设智能工厂、智慧园区、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为抓手,招引培育涵盖软件、关键零部件、设备、平台等产品制造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形成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自主品牌,为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提供新动能。

提前布局前沿产业。抢抓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大力布局量子信息、区块链、空天信息等未来前沿产业,形成规模集聚和协同效应。加强对相关领域前沿创新企业的支持鼓励,重点突破一批前沿领域的核心技术,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培育一批新的百亿级、千亿级产业。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鼓励重大科技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问题突破,立足优势产业,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产业创新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定向委托、关键技术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新型显示器件、高端应用芯片、关键基础材料、工业互联网、下一代通信技术、量子信息领域等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在先进科技成果和产业化上保持优势。

强化重点项目支撑。以重点项目为牵引,推动在建项目稳步发展、筹划成熟项目尽快落地,争取和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项目全周期服务,加大各类要素保障力度。持续落实“双招双引”,同时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招引、培育重点项目落地,扩大项目增量,为产业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创新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提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功能,完善科学中心创新体系,继续在关键共性技术上助力前沿技术研究,形成支撑技术创新的重要研发平台。加快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布局,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创新体系,继续培育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加快推进微尺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先进计算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臵,整合产学研力量,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创新体系驱动为立足点,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着眼点,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行产业发展群长制、链长制、盟长制,进一步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掌控核心技术,制定行业标准,提升行业话语权,竞争产业制高点。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创新联动,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技术转化,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作,形成高效协同的产学研创新体系。

表 2:新一代信息技术部分领域创新平台情况表

领域 现有省级以上创新平 台数(个) “十四五”拟新增省级 以上创新平台数(个)
新型显示 20 7
集成电路 8 5
人工智能 65 28
网络与信息 安全 20 6
量子信息 7 4
合计 120 50

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加快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缩短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专利审查周期,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提供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一站式”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侵权惩罚赔偿标准。加快企业知识产权转化力度,搭建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吸引全球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合肥落地转化。

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创新管理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中小微企业创新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发挥政府创新引导基金的引领作用,发起设立一批长周期的创业投资基金(耐心资本),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融资难的问题。用好用活自然科学基金,发挥专项资金的撬动引领作用。

(三)推动产业集聚,建设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促进高质量集聚化发展。通过资源要素集聚、政策倾斜,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持续提升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竞争力。统筹协调相关产业集群资源,提升上下游企业间协作配套水平,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与家电、汽车、智能终端等领域‚芯-屏-端‛联动发展,培育形成物联网、汽车电子、服务器、智能传感器等若干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领域产业集群。

专栏6壮大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夯实基础、发挥优势、突破短板、完善生态,探索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持续壮大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培育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汽车电子等产业集群,持续打造‚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壮大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加快下一代显示技术产业布局,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整体竞争力。推进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OLED微型显示器件、光学光电产业基地、超宽幅偏光片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依托龙头企业,通过以商招商等,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合肥,完善产业生态。

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晶圆制造、先进封测、第三代半导体等重大项目,推动集群高水平建设。继续聚焦EDA软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领域,围绕存储芯片、显示驱动芯片、汽车电子、智能家电等终端芯片、分立器件及化合物半导体等方向,持续完善“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产业链条。

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装备等领域,布局类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加快突破自主无人系统、智能计算芯片及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人工智能+”应用示范等项目建设,拓展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教育、大健康、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特色区域等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培育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集群。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势,以重大安全课题研究、科技任务攻关和安全领域‚产学研用管‛生态圈建设为主线,在优势细分领域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新型研发组织,聚合国内外高校院所、央企民企优质创新资源,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安全谷”。

培育物联网产业集群。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数字经济产业园,推进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

培育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鼓励5G滤波器、光模块、光通信器件、微波耦合器、功分器等企业发展壮大,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培育招引原材料、模组加工等企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5G等基础元器件设计制造基地。推动电抗器、片式电感器等优势产品发展升级,“以点带面”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拓展铁路、轨道交通、卫星导航等“军转民”市场。支持智能制造、环境监测、安防等领域智能传感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培育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总成、车载芯片、车载传感、车载通信以及软件算法等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支持集成电路、软件及汽车等企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推动设立汽车电子产品检测认证平台、交易服务平台等,打造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发展良好环境,推进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发展。

培育医疗电子产业集群。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积极研发拓展医疗电子业务,为医疗电子产品无线化、网络化、精确化等方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加强智慧健康养老、互联网医疗、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医疗电子设备及仪器研发及产业化,鼓励相关产品扩大市场。

创新集群促进模式。发展新型集群促进机构,深入调研企业需求,全力整合各方要素,搭建知识产权、人才服务、成果转化、市场交流等服务平台,组织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促进集群成员企业转型升级。培育集群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园区,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提升上下游企业间协作配套水平。加强和规范产业商协会建设,鼓励商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政府联系服务企业以及起草产业规划和政策等,共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强金融要素支撑。创新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方式,充分借力市场,用足用好省市关于制造业财政贴息政策,鼓励发展创投、担保、信托、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专业机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社团组织面向企业开展扶持企业上市、协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等培训和交流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各类金融市场上市融资。推动组建一批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投资运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业投资领域,推动孵化具有高成长性、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四)培育数字经济,催生产业数字化新业态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向发展。以数据资源为核心驱动,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等三大体系,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政务、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交通、金融、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实施“136”发展行动计划,打造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

专栏7“136”发展行动计划

以数据资源为核心驱动,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等3个发展体系,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突破、数字产业化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业农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等6个重点任务。

搭建统一的政务云和大数据平台,完善各级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机制,健全数据资源采集、更新、共享和发布的制度与标准,加强全流程的数据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运用数据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对脱敏数据的管理、开发和应用,促进大数据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逐步推进交通运行、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生态环保、政务服务和健康医疗等领域主题数据库建设,挖掘不同市场主体间交叉数据的附加价值,推动各类市场数据的高效流动。

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城市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深化物联网技术、GIS、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等技术应用,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通信运营商加快推进5G基站部署,推进IPv6网络规模化部署。重点建设一批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大数据中心,有序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面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需求,打造科技基础设施和区域通用公共计算服务平台。

健全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网络信息安全、5G、物联网等数字产业布局和应用推广,推动工业产品数字化升级,提升制造体系数字化水平,加快农业生产、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推进数字金融、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文旅等服务业数字化建设。

搭建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数字技术基础研发平台建设,搭建云计算服务能力评估、大数据系统测评、可信云服务认证评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等公共测试平台,培育、引进并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网络信息安全、自主决策控制等领域的开源开发平台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建设先进制造数字化体系,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提高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水平,聚焦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设备。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和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工业机器人在制造领域的集成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业。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促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推广,加快智能装备、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及农机作业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打造一批智慧农业试点示范项目。集聚农业管理相关数据,构建农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农业管理科学决策,推进农业经营管理数字化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推动医院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大力推进全市智慧医院建设。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医院智能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基因中心项目建设。鼓励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人体健康大数据在个体健康管理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创新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教育。运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AR/VR等技术,推广微课堂、共享图书馆、虚拟教室等智能学习应用,推动优质教育内容的开放共享和普惠化。开展教育大数据汇集和分析挖掘,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资源配臵、绩效监测、教学质量评估、精准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五)打造人才高地,汇聚国内外高水平人才

完善优秀人才供给。健全引进和服务工作机制,采取公开选拔、引进挂职、引进任职、市场招聘、柔性引才等多种方式,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专业化国际一流领军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多层次人才交流机制,建立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库,形成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和智力引入方式。贯彻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引进计划、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等高端人才培养政策举措。

培养各类技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支持开设相关专业,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特色学院。加强科教融合与校企联合,大规模培养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技能人才。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以市场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合肥国际人才城,建立分产业分级别的人才目录,增强人才服务水平。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完善吸引、奖励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人才纳入紧缺人才补贴范围。落实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做好相关领域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创造集聚人才的良好环境,激发优秀人才在肥干事创业热情。

(六)加强开放共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提升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合肥、上海张江科学中心“两心”共创,高质量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支持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依托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G60科创云平台等平台实现补链强链,努力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示范应用先行区。

加强国际合作开放交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开放平台运营能力,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双向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在国际创新资源高度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布局。坚持办好海峡两岸半导体产业(合肥)高峰论坛、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产业交流合作活动,积极争取更多高水平展览、会议在合肥举办或永久落地,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带动相关学科和产业迅速发展。

加快自贸片区建设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突出、新兴产业集聚和开放空间广阔三大优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强化国际国内联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经开区以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依托,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对外开放样板区。高新区块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建设为依托,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动力源、开放合作强磁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声谷•量子中心”。蜀山区块以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依托,打造“中国环境谷•数字新园区”。

五、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明确的重点发展领域和聚焦方向中,集成电路制造、新型显示器件制造、智能终端加工组装,以及移动通信、物联网等项目实施建设,对环境可能存在的影响如下:

1.对水环境的影响。相关产业的生产废水,包括工艺废水、纯水制备系统产生的浓水、设备冷却产生的冷却水以及废气处理废水等,主要污染物为pH、COD、BOD5、磷酸盐、氟化物等。生产废水在各项目自设的废水处理装臵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2.对空气环境的影响。相关产业制造项目产生的废气包括有机废气、酸性废气、碱性废气、锅炉烟气等,主要污染物包括SO2、NO2、氟化物、氯化氢、硫酸雾、烟尘等。生产废气经过废气处理设施处理,能满足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对声环境的影响。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智能终端等生产环境一般位于洁净厂房内,声级较小,产噪设备主要为冷冻机组、空压机、真空泵、风机、水泵等动力设备。经过优化设备选用、合理位臵布局以及相应的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项目厂界噪声可以达到有关噪声排放标准。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分围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两类。其中危险废物包括硫酸废液、磷酸废液、氢氟酸废液、废异丙醇、废光阻、废去光阻液等液态废物;废矿物油、废过滤芯、废化学品容器、废铅酸电池、镉电池、硫酸铵废液等固态废物。一般废物包括废水处理污泥、废芯片、废靶材、废包装材料等。固态废物按照《危险废物存储污染控制标准》进行暂存。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根据类型不同,交由专业废物处理单位统一处理,或交由原供货商回收,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5.电磁污染影响。移动通信、物联网等项目实施产生的电磁污染主要包括脉冲放电、工频交变电磁场、射频电磁辐射等。项目设计施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工程设计规范实施,不会对项目实施人员和居民健康产生影响。

(二)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实施要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点在以下方面做好保护措施。

1.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激光设备和实施的电气安全》(GB-10320-88)等相关要求。

2.生产排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产运营需做好“三废”防治,避免引起环境污染。产生的固体废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要求管理和处臵。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品研制生产应严格落实《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B11/T1544-2018)、《集成电路封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B31/738-2013)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能耗限额》(DB31/506-2010)等相关要求。

3.无线电。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产业项目建设运行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电磁兼容抗扰度应分别满足《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9254-2008)中的A级ITE设备要求和《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18-2015)的限值要求。

4.产品有害物质限制。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硬件产品研发生产,应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控制和减少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电器电子行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绿色消费,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负责同志担任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量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链链长。组织工作专班,坚持高位推进,牵头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研究产业支持政策,组织开展‚双招双引‛。从市级层面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加强部门、县(市)区之间沟通协调,合力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政策引导

确立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领地位,推动出台并持续贯彻落实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政策文件。研究制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行动指南。引导税收、金融、人才等各类政策向重点领域倾斜,形成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体系。

(三)增加财税支持

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引导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资金及政府引导基金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倾斜,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优质企业、关键技术、园区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落实国家各类相关财税扶持政策,推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四)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推动简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行政审批事项,对重大项目、重点人才团队的建设用地、工作场地、能耗指标、环境容量等要素需求予以重点保证。积极协调相关领域优质项目申请国家主管部门窗口指导等准入管理。用好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海峡两岸半导体产业高峰论坛、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活动平台,充分展示发展新成果,营造浓厚氛围,持续增强产业影响力。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