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政策汇编 (9475) 发布于:2022-03-31 更新于:2022-06-02
链通高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2022年1月7日市政府第1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2年3月8日

合肥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2022年3月

目   录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二、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方向

(三)主要目标

三、重点领域

(一)聚力打造两大核心服务业

1.科技服务

2.信息服务

(二)加快构建三大支撑服务业

1.现代物流

2.现代金融

3.商务会展

(三)稳步提升四大品质服务业

1.文化创意

2.现代商贸

3.旅游休闲

4.健康服务

(四)聚焦重点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四、重点工程

(一)创新引领工程

(二)集聚发展工程

(三)跨界融合工程

(四)消费拓展工程

(五)主体培育工程

(六)改革开放工程

五、组织实施和规划保障

(一)加强组织协调

(二)增强要素支撑

(三)优化营商环境

(四)强化监测评估

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行动,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适应社会消费需求升级、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是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为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关于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安徽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在扩总量、优结构、育主体、聚空间、推改革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服务业贡献更加凸显。202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133.89亿元,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0,较2015年前移4位,年均增速达到8.3%,高于全国、全省1.7、0.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1.1%,较2015年提高18.3个百分点,税收占全市比重达到69.6%,从业人员占全市比重达到57.2%,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2.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首个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2020年限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975.6亿元,较2015年增长19.3倍。以科学技术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9.8%提高到13.84%,金融业由7%提高到9.7%。获批全国首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首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

3.市场主体快速壮大。“十三五”以来,全市新增服务业法人单位11.4万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数近八成,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680家,年均增速达到6.6%,营业收入达到1873.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4.7%。安粮、安徽交控、安徽出版、安徽国祯等8家单位入围全国服务业500强。一大批企业在国内细分行业崭露头角,科大讯飞跻身中国新经济500强,华米科技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智能硬件创新公司,维天运通营业收入位居全国网络货运企业前三甲。

4.集聚发展成效明显。“十三五”以来,城区基本形成金融、商务、科技等生产性服务和商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功能,开发区科技、信息等高技术服务特色凸显,县域物流、旅游休闲、商贸等优势显著。培育建设70家市级以上集聚区,营业收入超100亿元集聚区5家,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正式获批,IE果园高科技服务、天鹅湖金融商务、合肥港物流园、中安创谷等省级集聚区(示范园区)形成特色,智能家电科技服务、长江180艺术街区等市级集聚区加快建设。

5.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荣膺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城市、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挂牌建设,获批国家服务贸易试点、跨境电商综试区和进口贸易示范区。中欧班列欧洲方向发运量居长三角第2位、全国第8位。包河区、庐阳区先后获批安徽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淮河路步行街获批国家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合肥经开区、合力股份等3家单位跻身首批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庐江县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必须强化战略定力,树牢底线思维,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服务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是新发展格局创造服务业发展新需求。国际经贸规则加速重构,全球产业分工面临深度调整,我国正在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培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合肥作为联通长三角和中西部崛起板块关键节点,创新特色鲜明,产业基础雄厚,具备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条件,有利于形成“供需适配+规模经济”的高质量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引领服务内容、业态和模式创新,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动能。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对服务业绿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合肥作为打造“三地一区”的核心城市,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应用创新发展,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

三是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带来服务业发展新契机。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叠加。合肥作为安徽自贸试验区主要承载区、服务贸易改革试点市,有利于深化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推动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体系建设,拓展合肥服务业价值链与资源链。

四是产业深度融合重塑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合肥拥有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优势,有利于抢占两业融合先发机遇,补齐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短板,增强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服务业发展竞争力,推进服务产业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五是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激发服务业发展新活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转型升级趋势明显。合肥作为千万级人口的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有利于充分激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转型动力和旺盛活力,以高质量服务供给满足高品质多样化服务需求。

与此同时,对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国内外先发城市,合肥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一是服务供给质量亟待提升,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不足;二是服务业主体不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不多,高端服务业企业缺乏;三是服务业改革仍需加力,“三新”经济能级不足,数字服务竞争力不强。

二、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目标,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贯彻落实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重点实施创新引领、集聚发展、跨界融合、消费拓展、主体培育、改革开放等六大工程,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实现“257”奋斗目标,开启合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有力支撑。

(二)战略方向

——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城市。依托“五个一”创新主平台,积极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紧密衔接、融合共生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全国最佳场景应用示范城市,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创新要素聚集地和成果交易转化地。

——综合性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充分发挥合肥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衔接的“二传手”作用,大力推进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及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加快构建适配内需体系的国内国际物流通道网络,融入“通道+枢纽+网络”国家物流运行体系。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文化、交通、人口、环保各方面发展水平,培育数字消费、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等消费新模式,加快消费场景塑造、消费载体建设和消费品牌集聚,全面提升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服务业发展质量和发展能级实现关键性突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服务优质、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初步建设成为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

——总量跃升。服务业对稳增长、提消费、促转型的作用更加突出。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0亿元,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达到250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达到3000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0%,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服务业市场主体数达到175万家。

——结构优化。以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健康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影响力显著提升,结构更加优化、体系更加多元、效益更加突出。到2025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

——融合创新。数字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和应用全面推进,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进一步强化。力争到2025年,网上零售额达到2000亿元左右,省级以上两业融合试点达到20个。

——集聚发展。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到2025年,梯次建成100家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营收超百亿元集聚区超10家。

——品牌鲜明。总部型及龙头型服务业企业加速集聚,服务业辐射能级不断扩大,“合肥服务”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25年,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达到12家,举办全国性会展活动五年累计超过100场。

——改革开放。服务业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相继建成,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创新激励的市场环境加快形成。

专栏1  “十四五”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长(%)
1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6133.9 10000 ≥10
2 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家) 1680 2500 8
3 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亿元) 1873.7 3000 10
4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 57.2 ≥60
5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1.5 30 ≥7
6 服务业市场主体数(万家) 99.6 175 12
7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8.7 15左右
8 网上零售额(亿元) 975.6 2000 ≥15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513.8 7500 ≥10
10 服务业利用外资(亿美元) 29.25 ≥32
11 省级以上两业融合试点(个) 3 20
12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家) 70 100
13 营收超百亿元集聚区(家) 5 10
14 全国服务业500强数量(家) 8 12
15 全国性展会数(场) 20 [100]

说明:[]为五年累计值。

三、重点领域

以建设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为目标,助力国家中心城市服务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提升,聚力打造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两大核心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务会展三大支撑服务业,稳步提升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旅游休闲、健康服务四大品质服务业,构建“5+4”服务业新体系。

(一)聚力打造两大核心服务业

1.科技服务

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合肥科创资源与特色服务领域优势,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节能环保等服务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8%,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专栏2  科技服务发展重点与项目

研发设计。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主体,聚焦我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技术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一批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研发设计向工艺流程、服务模式等全生命周期设计升级。加快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和水平。

检验检测。加快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检验检测技术优势。探索组建行业技术创新联盟,以行业管理优化、数字技术应用为基础,构建检验检测认证云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需求导向,建立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坚持“政产学研用金服”一体,提升安徽创新馆运营水平,支持建设千亿级安徽科技大市场,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机制,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项目路演、创业沙龙等活动。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大力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技术经理人。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中试熟化、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等平台。完善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企业孵化、创新服务功能。鼓励新产品新技术示范应用,围绕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行业准入机制,率先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和领域试点建设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发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制度创新。

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能力,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加快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以及知识产权评估、交易、转化、托管、投融资等增值服务,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型企业和公益性服务平台。建立优势产业的知识产权产业联盟,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强化知识产权协同运用,促进“互联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

节能环保服务。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推动降碳减污增绿,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咨询、评估、计量、检测和运营管理等服务,重点支持碳资产管理、碳咨询、碳排放权交易等服务业。推进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平台,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支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重点项目。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二期、安徽科技大市场、中国长丰(双凤宇桥)生态科技园、中安创谷科技园(二期、三期)、云谷创新园、蜀山城投环境经济产业园、国家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肥)、天源迪科合肥研发基地二期等项目。

2.信息服务

依托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大力推广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高端软件等服务领域。力争到2025年,全市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

专栏3  信息服务发展重点与项目

工业互联网。围绕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高地,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典型工业应用场景。打造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设行业型、专业型、企业级等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融合发展。鼓励领军型跨行业平台企业全面提升大数据资源掌控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价值挖掘能力,打造行业标杆。加快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分行业开展工业APP应用试点,形成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解决方案。

网络信息安全。加快合肥网络信息安全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形成量子保密通信、主动防御等一批尖端技术和前沿成果。推动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头部企业落地合肥,加快培育一批网络信息安全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中国安全谷”。

高端软件。依托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名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等高端软件,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创意、区块链、网络安全等新兴软件。推动软件与合肥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软件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软件产业集聚区。完善基础软件产品生态,支持基础软件开源开发模式,鼓励重点企业加大基础软件开源项目投入力度。

新一代人工智能。依托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围绕数据、算法、芯片等方面,加强智能语音及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等人工智能平台。做大做强智能语音、智能芯片、智能穿戴产业,带动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合肥人工智能产业挺进全国第一方阵。做强“中国声谷”优势品牌,建设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标杆。

大数据产业。围绕数据存储、分析、应用和终端产品制造等大数据产业链环节,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对接国内外优势骨干企业战略布局,主动承接国家、省级大数据项目,依托安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庐阳大数据产业园等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重点项目。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小镇、合肥先进计算中心、长三角(合肥)数字科技中心、中国电信(安徽)大数据产业园、包河区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港(中国视界)启动区、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二期、智能可穿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项目。

(二)加快构建三大支撑服务业

1.现代物流

以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及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快合肥北站铁路物流基地、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园、新桥国际机场等枢纽设施建设,构建适配新发展格局的国内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强化物流与产业要素协同和融合联动,嵌入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规模发展。重点发展供应链物流、航空物流、高铁物流、冷链物流、国际物流、智慧物流、应急物流和绿色物流等领域。力争到2025年,形成具备鲜明“通道+枢纽+网络”特征、供需适配、智慧高效、绿色韧性的现代物流体系,将合肥打造成为衔接长三角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综合性国家物流枢纽载体城市。

专栏4  现代物流发展重点与项目

供应链物流。以国家物流枢纽、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等为核心载体,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组织企业集聚发展。推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重点产业组织需要,打造供应链平台和组织中心,优化供应链服务供给。促进传统商贸流通转型升级,加快与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融合发展,强化流通功能集成,建设现代商贸供应链组织中心。推进城乡一体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推广“同仓共配、末端共享”,推动“快递进村”,引导产业融合,培育“种植基地+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物流运输+金融服务”一体化农村供应链物流发展新模式。

冷链物流。以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核心,有机对接国家“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布局建设区域内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及末端冷链物流设施,构建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推进基地与合肥各类国家物流枢纽干支配网络运行对接,推动全市专业冷库优化布局和能力建设,补足农村冷链设施短板,提升全程冷链组织能力。鼓励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 “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模式。

航空物流。完善航空物流设施体系、功能体系和产业体系,推进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提高航空物流组织能力。推动重点航空运输、电商、快递等企业依托航空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全国航空物流网络节点,提高航空运力和货源组织能力。加快搭建航空物流平台,规模化集成合肥及周边地区产业和高端消费航空物流需求,拓展国内国际货运航线网络。

智慧物流。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物流领域应用。加快合肥物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进智慧枢纽、智慧园区、智慧港口等建设,加强智能快递柜布局建设和规范使用。积极打造智慧供应链系统,建设农业、制造业、商贸业等供应链信息平台。

高铁物流。推动电商、快递与高铁融合发展,协同布局高铁物流设施网点,共同打造高铁物流网络。加快研究依托合肥南动车所,建设高铁物流基地。探索以高铁物流基地为枢纽,开行重点方向“点对点”高铁货运班列。面向长三角、合肥都市圈消费市场,引领构建辐射区域的高铁物流集散网络。

国际物流。加强全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布局建设,完善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库组成的国际物流基础设施体系。落实长三角口岸通关一体化,加强口岸与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通关协作。推动口岸查验与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外贸新业态。支持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等在合肥中欧班列沿线布局建设运营海外仓,增强集结、分拨、配送功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境外自用仓、传统仓资源调整改造为公共海外仓。支持企业深化与沪苏浙等沿海发达地区海外仓平台合作。

应急物流。推进合肥各类国家物流枢纽嵌入应急物流功能,加快应急专业设施能力改造与建设,建设立足合肥、服务全省的应急物流枢纽,提升应急物流保障服务能力。布局建设各县区应急物流设施,提高应急物流快速覆盖能力。

绿色物流。把握“双碳”目标下物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系统推进物流设施绿色化改造建设、新能源车辆装备应用、物流要素集约投入与高效组织。推动发展逆向物流,鼓励使用可循环的绿色包材,加强快递包装回收和再利用。优化运输结构,持续推进“公转铁” “公转水”,支持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高效组织模式应用。

重点项目。中国南山·合肥岗集综合交通物流港、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合肥百大肥西农产品物流园、庐江县罗埠综合物流园、顺丰华中智慧供应链基地、中国邮政(国家)邮件处理中心(二期)、合肥国际陆港、顺丰速运智能分拣基地(二期)、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合肥经开)南区、合肥中外运供销物流园、中通区域运营总部仓储物流基地、京东肥西智能供应链产业园等项目。

2.现代金融

立足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绿色发展三个服务重点,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创金融、产业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等,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引进补齐一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一批法人金融机构,多渠道争取核心金融牌照,做强做实地方金控平台,努力形成健康有序、创新发展、服务优质、风险可控的金融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2.5%,金融服务能级显著提升,建成区域性科创金融中心。

专栏5  现代金融发展重点与项目

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普惠信贷规模,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居民、社区的低门槛、微利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稳健发展担保、租赁、小贷、保理、典当等地方金融组织,推动小微、“三农”等普惠金融领域主体不断壮大。积极引导各类普惠金融主体借助金融科技,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

科创金融。积极申创长三角区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重点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科创金融供给等领域开展探索创新,鼓励商业金融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推动设立市级科技银行,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等专营机构。研究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服务创新,发挥金融在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试熟化阶段作用,推动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产业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做大做强创投基金、产投基金、并购基金、专项基金等各类基金,加强投融资和风险管理功能。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通过加大金融供给、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等手段,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绿色金融。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绿色生态等领域,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建立多元化、低碳化、特色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引进绿色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支行与专营机构,鼓励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多种金融产品创新。

跨境金融。以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区域金融合作为发展契机,提升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水平、跨境直接投资便利度,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模式创新,推进金融制度创新,丰富跨境金融机构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重点项目。包河区滨湖金融小镇、中国银联合肥支付创新产业基地、合肥星泓金融产业城、新华人寿保险合肥后援中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肥新数据中心项目、合肥金融广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安徽基地、中信银行合肥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前海人寿全国后台总部等项目。

3.商务会展

以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品质化为导向,聚力发展评估咨询、法律服务、会计审计、信用中介等专业化商务服务,重点推动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形成品牌知名度和产业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将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商务会展服务中心城市。

专栏6  商务会展发展重点与项目

商务服务。聚焦评估咨询、法律服务、会计审计、信用中介、咨询策划、市场调查等高端商务服务,精准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合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专业服务品牌机构,提升对制造业发展的服务能力。推动商务服务集聚载体的资源整合和功能错位,鼓励总部型、龙头型企业建设“园中园”。

会展服务。科学布局新的综合性、绿色场馆,提升承办国际性、全国性展览和高端会议的服务能力。着力引进培育市场化会展主体,推动国有平台做大做强,深入对接长三角会展资源,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联合办展。着力引进专业性、高端化会议论坛,提升市场化展览品质,延长会展价值产业链,推动“会展+论坛+招商+产业+文旅+消费”联动发展。做大做强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声博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本地展会,提升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中国坚果炒货休闲食品展等办展水平。加强与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等国际组织合作交流和互动,积极引进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全国奶业展等国际性、全国性展会。

人力资源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招聘、培训、人事代理、劳务派遣、技能鉴定等服务,培育壮大服务外包、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管理咨询等新兴领域和高端业态,鼓励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加快建立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加快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模上千家,引进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开展行业评比、创新创业大赛、等级评定和综合发展评价以及区域交流合作等活动,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重点项目。骆岗公园、海恒国际商务中心项目、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蔚蓝商务港G座等项目。

(三)稳步提升四大品质服务业

1.文化创意

加快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传播等领域,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塑造地方文化创意品牌。力争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全国文化企业30强达到3家以上,将合肥打造成为区域性文创中心。

专栏7  文化创意发展重点与项目

创意设计。以创新、融合、集聚为动力,打造创意设计集聚区、创意设计街区、创意设计小镇,构建以“内容”为核心的文化创意生产体系,实现优秀原创文化产品在地生产,打响“合肥创新文化”品牌。培育和引进一批市场价值高、品牌影响力强的原创品牌,形成以文兴城、以产促城,街区、社区和园区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数字出版。加快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集聚一批文化产品内容生产、图书版权贸易、电子和网络出版、数字印刷、出版物发行企业。推动企业策划数字出版精品,提升合肥数字出版知名度。

广播影视。加快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建设,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全产业链研发、测试平台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广电信息科技研发机构和企业。以北京电影学院合肥产业园、环巢湖下一代广播电视试验网等为依托,加快影视制作、广电检验检测和设备生产等企业集聚。

文化传播。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加大对庐剧等戏曲原创项目和戏曲文献的传承、保护和传播,打造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产品。拓展非遗宣传展示渠道,着力打造非遗品牌。建立市级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通“云上非遗”平台,开展“云上非遗”线上推广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省级非遗项目,扩大合肥非遗项目影响力。

重点项目。马(合)钢工业遗址公园及文化创意廊道、合柴记忆文创园(原合肥柴油机厂地块)、合杭梦想小镇、卓越城文华园二期、崔岗艺术小镇、罍街特色街区集群、庐州意库、长江180艺术街区、淝河数字文创小镇、包河云智谷、数字出版发行中心二期工程、数字教材融合出版体系建设、年产1200套数字创意展示系统产业化、大型VR动漫游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

2.现代商贸

顺应新型消费、服务消费新趋势,围绕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优化城市商圈布局,建设高品质特色街区,布局建设国际街区,推进社区商业精细化与品质化发展。积极引入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争设市内免税店、离境退税商店。加快发展新零售,加速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双向融合,不断催生商贸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力争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7500亿元,培育5家以上年销售额百亿级商贸流通企业,充分满足居民对消费升级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将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加快申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专栏8  现代商贸发展重点与项目

商贸服务。优化提升城市商圈布局、建设高品质特色街区、推进社区商业精细化与品质化发展、加快推进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餐饮住宿特色化发展,提高消费规模与品质。有序推进四牌楼、滨湖、天鹅湖、三里庵等商圈改造升级,积极打造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探索发展智慧商店、智慧超市、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支持发展“网红经济”,培育网红打卡新地标。支持百大集团等打造品牌化新零售,增强消费体验。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开展“夜品美食”“夜购名品”“夜游庐州”等系列活动,培育一批高品质夜间消费载体,培育夜间消费“文化IP”。加快推动知名连锁便利店在社区布局,积极打造十五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电子商务。深化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加速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双向融合。加快引进和培育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大力发展垂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电商专业园区为中心,依托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电商创业创新集聚区。支持直播电商、直播探店、社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头部直播机构,打造直播电商产业集群。加快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线上平台和线下园区联动发展,引进培育知名跨境电商企业,打造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链。

重点项目。淝河新中心、合肥银泰中心二期、宜家家居、苏宁广场、淮河路国家级步行街、百大周谷堆大兴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交易中心二期、安徽白马短视频直播基地、国际汽车城升级改造等项目。

3.旅游休闲

提高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水平,重点发展研学旅游、都市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及康养旅游等领域。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加快申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一批旅游休闲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国家5A、4A级景区,增强合肥旅游产品辨识度。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休闲数字化转型,培育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新动能。力争到2025年,打造50条精品旅游线路和100个网红打卡点,将合肥打造成为创新型“旅游强市”和全国特色旅游目的地。

专栏9  旅游休闲发展重点与项目

研学旅游。依托乡村农耕民俗文化、圩堡文化、红色文化、爱国教育文化等资源,以刘铭传、张治中等名人故居、传统古镇(村)、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为载体,建设高品质特色历史文化教育旅游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研学旅行基地。利用科学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创新馆、合肥科技馆(新馆)和各类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科教旅游示范基地。利用现代特色工矿企业厂区车间、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工业建筑遗址、特色工业区等,通过“文化+旅游+美食+休闲+娱乐+体验”,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都市休闲旅游。引导休闲旅游场所结合文化创意、动漫演艺等资源,不断丰富旅游场景和产品。依托淮河路步行街、罍街、包公园、三河古南街等现有的市井特色街区以及特色商业街区、现代艺术街区、文化创意园区(基地)、城市文化休闲区等,打造一批具有文旅特色的高品质休闲旅游街区。

乡村旅游。推动传统旅游要素及“文商养学闲情奇”七个旅游发展新要素与农业、农村、农民有机结合,构建农旅文产业链,推进乡村旅游传统业态转型提升和特色发展,带动农村居民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农家乐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乡村旅游精品产品。规范乡村旅游民宿市场,打造星级乡村旅游民宿品牌。

生态及康养旅游。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出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特色旅游名村。以“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为目标,开发巢湖生态、滨湖运动、温泉度假、山岳观光等旅游产品,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依托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大力推动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生态公园等创建工作。积极发展康养旅游,大力开发温泉、健身、山地越野、户外露营、自驾营地等康养产品。推动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肥东县长临河旅游度假区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重点项目。花舞人间·三岗慢生活、汤池—柯坦—万山民宿群、包河圩美磨滩、冶父山镇旅游综合提升项目(一期)、祥源花世界生态旅游区一期、岱鳌山旅游开发基础设施等项目。

4.健康服务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健康合肥”行动。加快推动健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康养服务、体育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育幼服务等,完善健康服务供给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主体更加多元、产品更加丰富的健康服务体系。

专栏10  健康服务发展重点与项目

智慧医疗。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深化“智医助理”应用,拓展远程医疗服务,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普惠、优质便捷。深化与全国高水平医院合作,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推动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尽快运营。

康养服务。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大力发展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心理咨询、养生保健、健康保险等服务,积极发展智慧康养,探索人工智能康养创新。分类发展居家型、医养型、护养型、疗养型、结伴互助型等养老服务,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现代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养老服务业园区,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依托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龙头企业,推动适老化康复辅具、智能穿戴设备、服务型机器人与无障碍科技等特色产品研发。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

体育服务。加快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大力促进体教、体医、体文商旅融合发展,发展体育培训、体育康复、体育会展、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体育旅游等特色业态和服务新模式,完善体育产业链条,打造合肥都市圈体育产业增长极。积极申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品牌赛事,建设具备承担重大国际、国内赛事能力的赛事体育设施。支持合肥国际马拉松、环巢湖自行车赛、中日韩三国围棋名人混双赛等赛事,积极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及“端午龙舟赛” “全民健身日”等活动。

家庭服务。以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和生活质量为导向,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物业服务、育幼服务等,健全城乡居民服务体系。推进家政服务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支持家政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平台化发展,加快“互联网+家政”发展。持续推进家政服务业与智慧社区、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地区家庭服务业,鼓励在乡村建立综合性服务网点。大力推动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车辆保养维修等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加快推进物业管理与家庭服务融合发展。深化全国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更广范围、更多对象的住房需求。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鼓励集中托育、育儿指导、养护培训等育幼服务发展。

重点项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南山文旅康养项目、安徽省立医院老年医学康复中心、高速静安健康养老基地、合肥泰康之家徽园养老社区、幸福庄园·北城健康养生园、九久夕阳红全国总部基地及医养结合中心、空港国际医养中心、庐江县康养中心(城东医院)、合肥市全民健身体育中心等项目。

(四)聚焦重点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立足实现市域内部各板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区域服务业特色发展、集聚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城区以提升服务业产业能级和辐射水平为重点,突出集聚化发展,布局发展高端服务业。开发区以服务区域主导产业为导向,突出融合化发展,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完善生活性服务业配套,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县域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化发展,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区,推进协调发展。

专栏11 各县(市)区、开发区 “十四五”服务业重点发展方向

城区

瑶海区

重点发展科技服务、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现代商贸,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

庐阳区

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现代商贸、现代物流,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

蜀山区

重点发展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

包河区

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商务会展,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

开发区

高新区

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经开区

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人力资源服务、商务会展,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新站高新区

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现代商贸,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0亿元。

安巢经开区

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

县域

肥东县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人力资源服务、现代商贸,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80亿元。

肥西县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科技服务、旅游休闲,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50亿元。

长丰县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休闲、现代商贸,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

庐江县

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

巢湖市

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服务,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10亿元。

四、重点工程

(一)创新引领工程

1.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赋能。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实现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引导传统服务业企业改造升级。加快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安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试验区建设。

2.鼓励服务业业态和模式创新。推动智慧物流、冷链物流、服务外包、医养结合、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引导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智慧经济等新模式有序发展。开展企业“上平台”专项行动,培育和引进重点平台在合肥设立全国性或区域性总部,重点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服务、垂直电商、文旅服务、生活服务等平台。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成本,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等万众创新。

专栏12  服务业创新引领工程

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数字生活、数字娱乐、数字体育、数字教育、数字文博等新业态,积极发展线上消费、线上医养、线上文旅、线上出行等线上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市场主体,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数字经济平台企业,打造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协同共生的“双创”格局。

平台经济。积极培育引进平台型、总部型企业,引导各类平台聚焦技术革新、质量改进、服务提升和模式创新,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形成分工明确、协同发展的平台经济产业链。坚持包容审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共享经济。深化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合肥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G60科创走廊城市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等平台应用,整合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创新载体等机构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仪器设备、检测分析、标准专利检索等软硬件资源开放共享。鼓励企业依托生产能力、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建设生产制造网络共享平台,实现专业服务供需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发展并完善住宿、餐饮、交通、物流、医疗、养老等资源共享模式。

体验经济。鼓励企业挖掘生产、制造、流通各环节的体验价值,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体验模式,拓展云购物、云展览、云旅游等体验经济,引导体验式消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智慧生活、智慧产业、智慧治理、智慧政务等领域应用场景。

(二)集聚发展工程

1.持续壮大服务业集聚区规模。以争创国家级集聚区为引领,推动集聚区布局优化和功能整合,提质发展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及集聚示范园区,形成若干国内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的服务业集群。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立足各地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合、服务集成的重点园区,支持培育成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集聚示范园区。重点支持在数字经济、枢纽经济、总部经济、夜间经济等领域打造一批新兴服务领域集聚区。

2.加快提升服务业集聚区竞争力。围绕我市主导产业需求,支持服务业集聚区搭建一批面向服务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引导在服务业开放、场景营造、要素保障、统计监测以及集聚区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业集聚区品牌。加快“双招双引”,扶优扶强集聚区入驻企业,引导服务业重点项目向集聚区集中布局。持续优化考核评估指标,建立健全服务业集聚区动态评估制度。

专栏13  “十四五”重点谋划建设集聚区

科技服务

加快建设包河经济开发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集聚区、庐阳区IE果园高科技服务集聚区、中国声谷科技服务集聚区、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谋划建设中国环境谷、合肥高新区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中科院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转化集聚区、高新区零碳经济服务业集聚区、安巢经开区半汤湖生态科创城。

信息服务

加快建设高新区5F创业园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谋划建设“中国网谷”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人工智能视觉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工业互联网服务业集聚区、高新区人工智能服务业集聚区、高新区数字经济服务业集聚区、合肥速普创新园。

金融商务

加快建设蜀山区天鹅湖金融商务集聚区、庐阳区金融总部集聚区,谋划建设合肥金融广场金融商务集聚区、金融科创城、高新科技金融集聚区、蜀山数字普惠金融集聚区、庐阳绿色保险集聚区、新桥科创示范区专业展示中心、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现代物流

加快建设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园、合肥中外运物流中心、合肥宝湾国际物流中心、合肥港物流园、徽运物流园、快递产业集聚区等,谋划建设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空港型物流枢纽。

文化创意

加快建设滨湖卓越城文华园文化创意服务集聚区、滨湖新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创意文化服务集聚区,谋划建设天鹅湖文化创意集聚区、车桥厂文旅文化创意集聚区、庐州意库文化创意集聚区、高新区数字文创集聚区、瑶海区文一时埠里文化创意集聚区、瑶海区电机厂文化创意集聚区、合肥幸福街里文化创意集聚区。

电子商务

加快建设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肥东)互联网生态产业园、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新港工业园跨境电商贸易集聚区,谋划建设安徽白马短视频直播基地。

新型专业市场

加快建设肥西县上派镇中国·中部花木城集聚区、包河区华夏国际茶博城商贸交易集聚区、包河国际汽车城服务业集聚区,谋划建设庐江县方圆荟·世纪中心MALL新型专业市场集聚区、庐江建材大市场新型专业市场集聚区。

旅游休闲

加快建设汤池温泉文化旅游集聚区、三河文化旅游集聚区、肥西县紫蓬山旅游休闲集聚区,谋划建设骆岗公园、运河新城生态旅游休闲区、祥源花世界旅游休闲集聚区、庐江冶父山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包河区圩美磨滩旅游集聚区、庐江云里安凹、长丰马郢。

健康养老

加快建设蜀山区清溪路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谋划建设肥西大健康产业园、高新区大健康服务集聚区、瑶海区九久夕阳红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

(三)跨界融合工程

1.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和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培育发展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企业向附加值高的服务环节延伸、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发展服务型制造,围绕新型显示、汽车、家电、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鼓励企业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支持开展总集成总承包、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加快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推动服务向制造拓展,支持服务业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自有品牌、营销渠道、创意设计、专利技术等要素优势,通过委托加工、品牌授权、股权参与、收益分成等多种形式与制造业企业开展嵌入式合作,向产品研发制造一体化模式转型,促进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服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服务产品化发展。

2.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聚焦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科普教育、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重点领域,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包括农机企业、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等在内的涉农信贷投放,创新农业保险品种。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推进网销农产品商标注册。在有条件的乡村整合资源,开发生态观光、亲子游、采摘游、婚纱摄影等特色服务,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精品村。推动现代物流与农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强化在全国生鲜农产品集散交易与冷链物流网络中的节点作用。

3.强化服务业内部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服务系统集成,创新服务供给,拓展增值空间。顺应消费升级、产业升级、需求升级趋势,促进“科技+”“金融+”“物流+”“商贸+”“文化+”“旅游+”“健康+”等跨界融合发展,实现服务业业态模式创新和聚变式发展。

(四)消费拓展工程

1.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城乡消费规模,积极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申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善消费支持政策,改善消费市场环境,引导大型商业网点向核心商圈集聚,特色消费、专业消费向商业街区集聚,便民消费向社区商业集聚,加强商业设施布局与机场、高铁、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和历史文化景点衔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投资运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构建多元参与的消费者权益保障和社会监督机制,营造时尚、智慧、人文、放心消费环境。

2.释放消费潜能。聚焦数字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重点方向,持续优化消费供给,着力推进贴近服务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医疗、养老、体育、教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持续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行动,拓展夜间消费、假日消费、健康消费、体育消费、会展消费等新空间,加快消费场景塑造,推动线上线下、跨界跨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推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健全房地产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挖掘农村电子商务和旅游等消费潜力,提升农村消费水平。

(五)主体培育工程

1.加强企业梯队培育。围绕科技、信息、物流、金融、商贸等重点领域,加大服务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业新兴主体等服务业企业引育力度,强化企业梯队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竞争有序的企业发展格局。制定服务业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推动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资产分拆、兼并重组等方式上市。做大做强做优总部经济,大力引进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服务业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总部,支持有条件的本地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战略合作和企业重组等方式向区域总部转型,发展本土企业总部经济。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培育壮大一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2.加大“双招双引”力度。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面向境外和沪苏浙等地区,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现代服务业项目。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重大会展、经贸活动,开展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与行业协会、民间商会的合作。引导国内外资本参与重点服务业项目,以资本手段吸引战略投资者和行业龙头企业到合肥发展。

3.做强合肥服务品牌。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和品牌发展提升工程,加快振兴特色工艺、特色餐饮等老字号品牌,孵化更多合肥原创品牌,打造一批特色地理标志品牌,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塑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合肥服务品牌。研究健全区域、行业服务品牌培育和评价标准体系,引导服务业企业树立品牌意识,运用品牌培育的标准,健全品牌营运管理体系。加强品牌保护和宣传,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名牌产品等违法行为。在重点行业领域和新兴服务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提高合肥服务品牌认可度。

(六)改革开放工程

1.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深入推进服务业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着眼于体制突破和机制完善,不断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难题。围绕科技创新、信息服务、金融物流等领域,谋划培育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项目。聚焦工商登记、企业审批、资质认定等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许可事项。

2.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为契机,支持建设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简化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加快金融、科技、电信、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力度,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全面深化合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入探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合肥服务贸易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发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平台作用,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加快培育文化创意、数字服务、信息通讯、现代金融、广告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扩大研发设计、节能环保、质量管理等高技术服务进出口。

3.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大趋势,强化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服务业重点领域对接合作,努力提升合肥长三角副中心的区域产业发展集聚能力。深度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推动上海临港新片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基地建设,全面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化长三角协同开放。支持主城区加入“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在推动长三角服务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贡献城市核心力量。发挥龙头城市引领作用,按照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建立完善合肥都市圈合作机制,促进服务业重点领域在都市圈的融合发展,增强都市圈发展能级。

专栏14  推进长三角服务市场一体化

科技服务。推进设立合肥、张江两大综合性科学中心联合研究基金。对接长三角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在合肥落地。探索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在科技人才、平台、知识产权等领域强化政策协同,推动科技资源共享。

现代物流。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间合作联动,推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开放共享和多式联运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

现代金融。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园。依托高校院所资源,打造长三角金融人才培育基地和交流平台。对接长三角各类资本,支持联合设立跨区域产业发展基金。吸引长三角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在合肥设立分支机构。发挥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安徽基地作用,搭建企业上市服务咨询平台,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人力资源服务。围绕人才选、用、育、留等领域,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助推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推动建立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信用等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资格互认机制。

跨境电商。联合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合力对接全球电子商务新模式新规则新标准,构建跨境电商枢纽网络,推动长三角跨境电商集聚发展。

文化旅游。加快长三角城市文化旅游合作发展,合作推出“一卡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和重大文化活动联办联动,协同构筑国际化文创产业基地。联合开展长三角区域旅游标准建设,共同打造高品质精品旅游线路和全国乃至世界旅游目的地。

健康服务。加快推动与长三角高水平医院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合作,推动长三角区域内医院专科联盟建设。依托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及合肥滨湖、山林、温泉、古镇等资源优势,引进区域产业资本和品牌机构,打造长三角健康养生基地。

五、组织实施和规划保障

(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合肥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作机制,成立合肥市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统筹协调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研究部署重大政策措施和各项重点工作,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难点问题等。领导小组分设服务业重点业态推进小组,聚焦各重点业态,全面摸排、靶向招商,挂图作战、精准服务。市级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推进规划实施和落地。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建立健全服务业推进工作机制,加强服务业工作任务落实。各县(市)区、开发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规划宣传,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合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增强要素支撑

适应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点,创新用地供给方式,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优先保障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和惠及民生的科技、信息、金融、物流等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实施“退二进三”“退低进高”,鼓励旧工业区、旧工业厂房改造为现代服务业项目的用地、用房。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重点领域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海外高端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评价机制。加大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三)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创优营商环境,争创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政策系统集成和制度创新,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充分释放服务业发展潜能。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构建适合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服务业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事项,建设新型行政服务中心试点。实施审慎包容监管执法和容错扶持机制,规范服务业市场准入程序和名录,编制行政处罚“三张清单”。进一步明确服务业行业协会职能定位,完善协会与企业多元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信用合肥建设,夯实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四)强化监测评估

优化服务业统计工作,加快完善符合服务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新型统计制度,探索建立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统计监测制度。建立服务业企业库和信息资料库,做好数据动态更新和审核工作。加强全行业统计数据监测检查,做好经济运行分析、预测和预警工作,强化信息共享、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健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评估体系,强化监测评估结果运用。完善服务业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统一标准,分类推进。强化服务业综合考核,稳步提高服务业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