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服务示范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通过整合多元支付工具、优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流程,为老年人、外籍人员等群体提供无障碍、包容性支付体验的试点区域。其核心目标是解决支付“痛点”,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国际化水平。
一、核心定义与建设背景
1.相关政策
202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后,各省市响应政策,在交通枢纽、商圈、景区等重点场所设立示范区,旨在破解境外人员支付难、老年人数字鸿沟等问题。
2.服务对象
主要覆盖:外籍来华人员(解决外币兑换、外卡受理、移动支付绑定等障碍)和老年群体(提供现金服务、简化操作流程)。
二、支付服务示范区的特征
1.支付方式全覆盖
“五大支付服务”体系:支持境外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含数字人民币)、账户服务、外币兑换,确保任何场景均有适配支付选项。
创新技术应用:如深圳首创“外卡内绑”(境外卡绑定境内支付工具)、“外包内用”(境外电子钱包境内使用),覆盖超4.2万商户。
2.“一站式”服务枢纽
在机场、口岸等“来华第一站”设立综合服务中心,集成支付指导、外币兑换、Wi-Fi租赁、多语种咨询等功能。
3.重点场景深度覆盖
交通枢纽:机场、高铁站实现外卡POS机、支持外币ATM全覆盖(如深圳机场外卡受理率100%)。
消费场景:商圈、酒店、景区等支持多元支付(如重庆解放碑商圈2025年6月底前全域无障碍支付)。
农村创新:广东九峰镇试点全国首个镇级非现金支付示范区,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完成农产品交易,资金到账效率提升60%。
4.适老化与普惠金融
现金服务保障:广东创建20个现金服务示范区,网点统一残币兑换标准、提供“零钱包”兑换(深圳发放超45万个)。
简化操作:针对老年人推出大字版支付指南、线下人工指导。
5.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深港创新:推出“跨境支付通”,支持两地居民通过手机银行直接跨境汇款;微信香港钱包全国通用,2025年上半年交易额增长64.9%。
离境退税优化:深圳盐田区试点“即买即退”,境外旅客购物后现场领取退税款
三、安徽有哪些支付服务示范区
安徽省目前已建成14个支付服务示范区,主要分布在交通枢纽、文旅景区等重点区域,旨在提升境内外人员支付便利性,具体如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黄山屯溪老街境外来皖人员支付服务示范商圈、黄山风景区“国际化友好景区”示范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