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合作交流对接会在合肥举行。会上获悉,我省已构建起“一核两地多点”的产业格局,“中国声谷”“中国视谷”“中国传感谷”三大集群成势见效。全省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达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超1.2万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跃升至全国第五位。
我省算力支撑同样硬核,“飞星一号”“飞星二号”等国产算力平台构建起3.7万P智能算力底座。
会上,来自人工智能、制造业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和商协会有关代表以聚焦“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主题作交流发言。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了此次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讯飞翻译系统以及第22届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上讯飞同传实现七种东盟语言AI同传的成功案例。刘庆峰提到,基于讯飞星火打造的新一代智能座舱累计年装配量已超1000万,助力车企出海,覆盖“80+”主力车型,实现超过23个语种语音交互。
刘庆峰还介绍了讯飞星火在今年高考中的优异成绩,语文作文的综合得分位列主流大模型榜首;在英语作文盲评中获得第一;数学测评中,讯飞星火成为仅有的两个整卷得分突破140分的大模型之一。刘庆峰表示,讯飞星火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能考上“清华”“北大”的AI大模型。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会上表示,权限过大的AI可能会放大制造业的漏洞风险,因此,智能制造企业要抓紧把分散的安全力量汇聚起来,将所有安全设备、数据接入统一平台,实现“一次监测、全域预警、协同响应”。
泰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黄代放介绍了该公司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AI+城市生命线”领域的合作,展现了AI技术在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体系上的重要应用。
转载于: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