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工信局: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集中组织开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厅办函〔2025〕476号)要求,为做好我省2025年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数字三品”方向)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
面向纺织、轻工(家电)、食品、医药等消费品领域,征集一批技术深度赋能、转型成效突出的典型案例。具体方向包括:
(一)数字“增品种”方向
1.需求感知驱动产品个性化研发设计。通过建立数据驱动的产品研发设计智能体,深度挖掘海量消费数据,实现服装家纺、家电家居等产品热点及药物靶点快速识别,推动个性化服饰、定制家居等快速投产,降低药物研发周期与成本,提升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精准适配能力。
2.自适应生产驱动产品敏捷交付。通过部署自适应生产系统,聚焦印染小批量多色号排产、食品医药灌装线快速切换、家电模块化总装等场景,增强制造柔性与响应速度,加速小批量多品种工艺智能重构与订单敏捷交付,推动消费模式向按需生产转型,培育挖掘新产品、新功能、新体验。
3.绿色制造驱动产品可持续创新。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智能决策等技术,实现对纺织无水印染、食品包材循环、家电生产制造、大宗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等关键工艺的能耗与资源优化,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追踪与绿色设计决策模型,优化升级绿色制造工艺,加快推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二)数字“提品质”方向
1.智能排产赋能资源协同配置。通过消费品工业排产大模型,智能联通生产设备、产品订单、起始物料等多源数据,优化纺织印染缸序、换色逻辑与轻工行业注塑、喷涂、装配等环节跨工序协同能力,实现多产线协同排产与仓储调度,减少换产工时与物料损耗,推动产能最优配置调控。
2.质量可信溯源赋能透明化管控。通过研发部署食品、医药等行业多模态安全生产监控大模型,实时识别食品、药品生产现场违规操作与危险行为,动态生成可信产品质量电子档案,基于产品追溯码、数字标签等标识信息实现全流程追踪,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可信溯源体系。
3.数据链路重构赋能供应链协同。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智能传感等技术,打通设计、制造、营销、物流、售后数据链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数据实时共享,建立供应链风险预测与应急响应能力,实时感知供应链中断风险,推动轻工、食品、服装等消费品行业实现“以销定产”精准供应。
4.质量智能检测赋能生产工艺优化。通过计算机视觉、边缘计算等技术,打造生产线实时质量检测闭环系统。基于采集的产品外观与工艺数据,自动识别纺织面料外观瑕疵与成衣缝制缺陷、食品包装密封不良与外观异物、家电外壳喷涂划痕问题等,即时反馈驱动工艺参数动态调整。
(三)数字“创品牌”方向
1.服务化延伸助力消费体验升级。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情感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虚拟试衣、智能家居体验等沉浸式交互场景,实现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全链路采集与分析,实现精准营销与体验升级,深化消费者情感连接,反哺产品品质迭代与服务流程再造。
2.国潮文化助力品牌价值提升。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跨模态检索等技术,深度挖掘并智能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工艺与消费趋势,构建国潮设计资源库与创意生成平台,推动品牌创新贴合文化自信与年轻化需求,有效提升品牌文化附加值、差异化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二、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应在安徽省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包括但不限于消费品工业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科研院所等。每个申报主体只能申报1个方向。已获评过“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的企业不得重复申报。
2.申报主体近3年经营状况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3.案例应具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成熟的应用模式,能充分体现消费品行业的技术特点和适用场景,对相关行业或企业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4.案例应重点突出、表述准确、资料翔实,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可对外公开;相关产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申报主体或取得相应授权许可,无知识产权纠纷,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内容。申报主体需提供审计报告、荣誉证明文件、知识产权证明、数字化改造票据等佐证材料。
三、征集程序
1.申报主体填写申报书(附件2)和申报主体信息汇总表(附件3),并通过申报平台(https://zgxf mpfz.miit.gov.cn)在线填报,将申报材料纸制版和电子版(word和PDF)报送至所在市工信局。
2.各市工信局对申报材料严格把关,确保各项材料真实有效,于2025年12月5日前正式行文(附件4)推荐,并附纸质申报材料2份和电子版。合肥、芜湖、马鞍山、阜阳推荐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个,其余市不超过2个,直管县(市)不超过1个。
3.我厅组织专家对各市推荐上报的案例进行评审,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申报。
联系人:陈志鹃、秦瑞丰;联系电话:0551-62871138;邮箱:qinruifeng @ahjxw.gov.cn。
附件:1.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集中组织开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厅办函〔2025〕476号)
4.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数字三品”方向)申报主体信息汇总表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11月25日
附件1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集中组织开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加强典型经验总结和优秀案例推广,打造行业精品标杆,减少多头申报,现集中组织开展2025年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方向
本次征集工作共包括14类典型案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典型案例、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工业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两化融合典型案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典型案例、信息通信服务创优典型案例、工业互联网“链网协同”典型案例、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服务应用典型案例等。其中,工业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服务应用典型案例等3项由多部门联合开展,具体申报要求将在后续部门联合发文中予以进一步明确。
二、申报基本条件
(一)申报主体为企事业单位的,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近三年财务状况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申报主体为地区的,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未发生造成恶劣影响的社会稳定事件。
(二)案例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对相关地区、行业、企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案例应重点突出、表述准确、资料翔实,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可对外公开。
三、征集程序
申报主体按本通知要求,填写申报材料后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各地通信管理局等推荐单位。推荐单位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推荐,于2025年12月15日(周一)前将推荐案例报送至部内相应主责司局。后续,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开展评审,按程序公示、发布典型案例名单。
四、工作要求
各单位在开展典型案例申报、推荐、评审工作中,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不得要求申报主体多头重复报送材料,不得随意设置“一票否决”事项,不得以案例评选等方式开展各类评比评奖活动,不得向申报主体收取任何费用。
附件: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典型案例申报要求
2.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申报要求
3.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申报要求
4.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申报要求
5.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申报要求
6.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申报要求
7.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申报要求
8.两化融合典型案例申报要求
9.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典型案例申报要求
10.信息通信服务创优典型案例申报要求
11.工业互联网“链网协同”典型案例申报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5年11月15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靖010—6820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