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十四五”软件产业发展规划

政策汇编 (1.5万) 发布于:2022-01-05 更新于:2022-03-07 来自: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链通高新

前  言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 “软件定义”是信息 革命的新标志和新特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 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 是建设制造强国 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建设强大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 是我国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 必然选择。软件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 深刻影响着传统的 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是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合肥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一体化、 G60 科创走廊等国家战略优势, 牢牢把握特 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契机, 持续发力智能语音、类脑技术、 量子科技、信息安全等核心领域, 大力推进软件产业优质、 快速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 汇期, 也是合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探索构建新发展格 局的战略转型期,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迎来更大发展机遇。按照合肥市委、市政府 部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 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 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 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初 步形成了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为引领, 智慧城市、集 成电路设计、智能终端等领域快速跟进的良好态势, 在城市 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2020 年, 全市软件企业约 900  户, 其中达到工信部统计要求的 438 户, 同比增长 30%,实 现软件业务收入 570 亿元, 同比增长 23%(软件业务收入为 软件产业核心指标, 包括软件产品收入、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信息安全收入、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 ,从业人员 7.3 万人, 同比增长 10%,利润总额达 66 亿元。

二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20  年, 合肥市软件研发费  用占软件业务收入比重达 14.2%,获授权软件著作权超 13000   件,获授权专利数超 6400  件。合肥高新技术企业新增 789   户,总数突破 3300 户, 合肥拥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 1400  家,在  类脑智能、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等领域  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企业实力稳步提升。 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继远软 件、讯飞智元等一批本土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华为、 新华三、海康威视等国内软件头部企业纷纷落地, 小微和初 创企业蓬勃发展。其中, 2020 年营业收入超 100 亿元企业 2 家, 超 10 亿元企业 11 家, 超 1 亿元企业 106 家, 获得 ITSS 认证的企业 76 家, 获得 CMMI 认证的企业 9 家,具有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 43 家,在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 2020 年, 合肥市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共 110 项, 智能语音 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成为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冠军, 交 通、电力和电信等行业应用软件和网络信息安全软件及动漫 游戏软件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四是政策扶持体系逐步健全。 合肥市不断加大对软件和 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 相继出台了《合肥市加快推进软件产 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合肥市加快推进“互联 网+”行动实施方案》《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合肥市大数据发展行动纲 要( 2016-2020 )》《合肥市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 展若干政策》等, 覆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计划、 企业与人才引培、财政支持及金融配套等方面。

五是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现阶段, 合肥市每年安排 2  亿元资金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省市每年安排 8  亿元资金支持中国声谷企业发展。 2019-2020  年, 合肥市共 审核兑现 171 个项目, 涉及贷款贴息、购买知识产权、租用 云数据中心等多个类别, 奖补金额 5855 万元; 2017 年以来, 中国声谷专项政策支持企业超 500 户, 累计兑现资金 18.8 亿 元, 在落地、研发、生产、推广等环节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 截至目前, 合肥建有多家具备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知识产 权保护、投融资支持、品牌推广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 平台,累计服务软件企业数量达 300 家。

六是软件载体平台不断完善。 中国声谷与合肥软件园不 断发展壮大, 已经成为合肥软件产业发展的名片。此外, 合 肥市还积极谋求新领域、新业态的突破, 近年来培育出动漫 游戏产业集聚区、互联网创业园等国家级、省级软件产业相 关园区 5 家; 成立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中科类脑面向深 度学习应用的开源平台等各类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16  家;成 立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集成电路、信创 4 个产业联盟、 软件及相关技术研发中心 10  家、认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 位 8 家。腾讯、阿里、 36 氪等国内外知名创新平台和孵化载 体也纷纷落地合肥,已逐步形成“高校——众创空间——孵化 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链条。

七是重点领域应用不断深入。 工业软件方面, 近三年软 件产业带动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 79.3%,关键 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 67.4%,平均生产效率提升 32.62%。电 子商务方面, 2020 年全市实现网上零售额 957.6 亿元, 中国 (合肥)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建设。电子政务方面, 市级“互 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覆盖, “最多跑一 次”、一日办结率、全程网办率实现 100%,服务窗口 7×24 小时不打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软件产业成为关键领域。近年来,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分布式计算能 力、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等共同驱动软件技术持续保持高速

创新演进态势, 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新动能, 为 软件产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 在全球软件业 处在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的爆发期的背景下, 随 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 创新红 利、数据红利、模式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软件将成为引领未 来智能变革方向的重要力量,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 撑。

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2020 年, 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 服务业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发展持续稳中向好, 整体业 务收入达 81616 亿元,同比增长 13.3%,利润总额增速小幅 回升, 全行业利润总额首次突破万亿, 达 10676 亿元, 同比 增长 7.8%。随着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产业、人工 智能产业等国家政策贯彻落实进入加速冲刺阶段, 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将持续深化, 软件产业的 产品形态、服务模式、竞争格局将不断演进, 软件将向云化、 服务化、平台化、融合化、生态化趋势发展。软件与信息技 术服务业在经济社会中的渗透不断深入, 将围绕主流软件平 台体系构造产业生态, 产业纵向、横向整合步伐加快, 产业 结构持续调整,产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我市软件产业迎来全新机遇。为抢抓新时期发展机遇, 充分发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对现代产业体系的驱动引 领作用以及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渗透作用, 合肥市正 积极筹备创建质量、效益和特色明显的“特色型中国软件名 城”。目前,合肥市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为引领, 以智慧城市、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终端、嵌入式系统软件、信息 技术服务为主导的软件服务业正快速发展。  “十四五”期间, 合肥市软件产业重点基地中国声谷将朝着 5000  亿元目标迈 进, 必将推动全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将进一步转型升 级, 实现跨越式发展,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为合肥经济社会 发展赋能、赋值、赋智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二)面临挑战

合肥市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面临诸多挑

战: 一是产业规模总量较小、软件企业数量较少。 全市纳统 软件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的 0.7%,纳统软件企业数量仅占全国 的 1.08%,且多为中小企业,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需进一步 加强; 二是关键软件产品供给能力不足。 基础研究和核心技 术开发能力较弱, 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工业软件、信创软 件产品数量偏少, 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三是产业供给结构有待优化。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软件服务、嵌入式软件业务比重较低, 信息技术服 务与工业生产融合度需进一步加深; 四是产业竞争日益激 烈。 全球多个国家开始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作为重点发展 方向,相继加大扶持发展力度,跨国企业凭借技术、产品、 市场的优势不断挤占国内企业的市场和利润空间, 国内企业 生存环境恶劣, 同时, 国内多个城市已将软件与信息技术服 务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核心产业, 形成了对产业资源的强大聚 集能力, 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具备了先发优势, 成为合肥市发 展软件产业的重大挑战。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 精神, 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安徽及合肥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以及省委 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部署,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一体化、 G60 科创走廊战略优势,紧抓合肥创建中国 软件名城的契机, 围绕中国声谷等重要基地载体, 遵循特色 化、差异化发展的原则, 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禀赋, 按照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产业的要求, 进一步加快 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网络信息安全、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 发展, 积极引入并培育相关软件企业, 加强软件产业培育环 境的打造, 推进软件与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 形成 具有合肥特色的软件产业集聚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 加强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的 结合, 构建有利于软件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 和公共服务体系, 扶持并引导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 服务转型和市场开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 持续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 力,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坚持龙头带动、 产业集聚。 支持和引导资源要素和创新 要素向产业龙头集聚, 大力培育和引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 军企业, 利用领军企业的品牌、研发和资金等综合优势带动 上下游产业链企业, 推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协作, 打造技术、产品、应用、标准和安全等多维度的协调发展格 局。

坚持创新发展、应用驱动。 始终将创新放在核心位置, 加快完善以企业、高校为主体的软件创新生态链。加强重点 行业领域的试点示范, 深化软件产品的应用与推广, 促进产 品和服务结合、技术和产业结合、产业和应用结合, 增强产 业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创 新和成果转化, 实现核心技术、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协同创 新发展的格局。

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发展。 加强跨地区、跨领域、跨行 业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积极开展全方位的产 业转移和对接合作。聚焦重点领域, 引进龙头企业、互补企 业、关联企业, 鼓励国内外知名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 合肥市设立高端咨询中心、区域研发中心, 促进软件产业结 构升级, 带动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 合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处于国内外先 进水平, 成功实现向市场竞争力更强、技术水平更高、跨领 域应用更广、经济效益更佳的高层次发展。

产业规模: 到 2025  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 入超过 2000 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0%。

创新能力: 加速提升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 能力,到 2025  年,在人工智能软件、嵌入式软件、集成电 路设计等关键领域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在云计算和大数据、 智慧城市、工业软件等领域获得创新性突破。全市申请软件 专利累计超 15000 件, 登记软件著作权累计超 20000 件。新 增 5 家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公共服务 平台,年均引培创新团队数量不少于 30  个。新增安徽省首 版次软件超 300 个。

企业发展: “十四五”期间,合肥市软件企业继续发展壮 大, 力争到 2025 年, 全市列统软件企业达 1800 家以上, 年 营收超亿元的软件企业超 150 家。其中, 10-50 亿元企业 20 家, 50- 100 亿元企业 10 家,超 100 亿元企业 5 家。进入国 家软件百强企业行列的达3家,上市企业超 15家。通过CMMI 认证的企业超 50  家,具备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超 100 家, 通过 ITSS 认证企业累计超 200 家。形成 12 个具有合肥 特色、行业领先的软件产品品牌。

人才引培: 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建立符合软件与 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实训体系, 着力引培 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形成结构合理的产业人才 队伍。到 2025  年,引进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超过 10 人, 软件从业人员累计超 20 万人, 本科以上学历占 比超 70%。

载体建设: 围绕千亿级软件产业规模发展目标, 加快中 国声谷、中安创谷、 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慧园等载体的建设, 形成合力聚集、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 业产业空间布局。力争到 2025 年, 打造 3-5 个软件产业园区, 园区内软件企业集聚度达 70%以上, 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超 1800  家,中安创谷、 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慧园等入驻企业超 1000 家。

带动效应: 到 2025 年, 培育形成 2-3 个国家级工业互联 网“双跨”平台, 10- 15  个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特 色工业互联网平台, 智能工厂 25 个、数字化车间 80 个以上, 力争在汽车、家电、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优势制造领域培 育 3-5 家以上国内知名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四、主要任务

(一) 健全创新体系

1.加快模式创新。 创新软件开发模式, 面向软件开发运 维一体化需求, 推广普及软件开发云和智能化开发工具, 提 高软件行业劳动生产率和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 积极发展众 包、众筹和众创等软件开发新模式。创新软件服务模式, 引 导软件企业向云化、平台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形成平台、 数据、应用、服务、安全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支持基于微 服务模式的小程序、轻应用等新型轻量化平台发展。大力推 进网络众筹、知识技能分享、生活服务分享、生产能力分享 等新型服务共享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移动支付、位置、社交网络、数字内容等服务, 以及大数据、智能应用、虚拟现实、 移动应用程序等新型在线运营服务。

2.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瞄准重大战略需求, 积极对接国家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 着力突破关键基础 软件、大型工业软件、核心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核心 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紧跟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自动驾 驶、可信计算、 VR/AR、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和 产业化布局。鼓励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创新, 推动“卡脖子”技 术的“揭榜挂帅”,引导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项、协同攻关” 的创新机制。

专栏一  产品技术突破工程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重点在工业软件、信息安全、基础软件、新兴技术软件、 人工智能软件等领域加强技术攻关,探索推动制定相关标准。进一步查找不足, 引导市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力争每年突破 3-5 个核心关键技术, 对相关机构给予奖励。

加快适配中心建设应用。加快安徽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支撑与适配测试 中心建设, 打造集研发适配、测试认证、人才培训、成果展示、综合保障于一体 的信创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成为本地软件/芯片/网络企业信创研发基地、信创 产业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信创解决方案输出及本地化资源池基地, 争创国家级信创适配中心。

(二) 推动融合发展

1.夯实工业技术软件化基础。 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 造业高地, 针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运维服务 等关键业务环节, 提炼专业工业知识, 梳理可模型化、标准 化、模块化、软件化的工业技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深化跨行业、跨领域合作, 促进工艺、流程、模型、 算法等知识和经验积淀、开放和复用, 实现技术扩散和商业 化,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进程。

2.提升工业应用软件质量。 聚焦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  大力发展服务企业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的 嵌入式软件、管理控制软件等行业应用软件。重点发展 EDA  (电子设计自动化) 、高端制造类、运维服务类、机器人操 作系统等高端工业软件, 培育 BIM(建筑信息模型)、 CAD、 CAE、ERP 等研发设计类和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加强大数 据、人工智能、 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形成一批面向不同工业场景的工业数据分析软件与系统, 以 及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工业智能软件和解决方案。

专栏二  工业技术软件化推进工程

强化工业技术软件化平台支撑。 积极参与国家工业技术软件化共性基础平台 建设, 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 以支撑工业技术知识模型化、云化为重点, 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操作系统加强工业 APP  开发工具研发, 完善微服务组件, 开放软件开发工具包和应用接口,优化工业 APP  集成开发环境,实现对工业   APP  的个性化、模块化、集成化快速开发部署。搭建工业软件测试验证平台开展对工业软件的功能验证、性能检测、安全评估等服务。

实施工业互联网 APP  培育计划。 加快征集和优选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 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业 APP  及应用解决方案,依托“众包” 、“众创”等模式,推 进工业 APP  的社会化建设。面向汽车、机械、轻工、纺织、服装、石化、医药 等重点行业, 建设一批工业 APP  创新中心, 开展分行业、分区域工业 APP  应用点, 支持开展工业 APP  大赛, 面向行业、集群的具体应用场景需求, 培育一批优秀工业 APP  和工业软件化应用解决方案,并在行业、集群内推广应用。

引导大企业提升工业软件自主开发能力,培育一批工业软件化试点示范企业。构筑开放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依托重点平台、产业联盟等,加快构建由多方 共同参与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工业APP开源社区, 鼓励互联网企业和制造龙头 企业、软件企业、科研院所等以开源方式探索工业APP培育新模式,发起工业 技术软件和项目, 推动工业APP 创新。筹办工业APP开发者大会,集聚和发布一批优秀解决方案。组织研用单位协同推动汽车降噪和流场计算CAE、计算光刻、EDA、ERP、OpenLab仿真平台、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 AutoKernel、汽车操 作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

3.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深化软件与制造业的融合发 展, 以推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等工作为抓手, 打造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 的新型制造体系。鼓励传统制造企业利用嵌入式软件开发智 能产品, 加快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进程, 推广个性化定制、 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等新模式。加快推进工业 大脑建设, 建立工业大脑数据中枢, 重点在十大标志性产业 链推广应用, 并持续深化工业大脑迭代升级、试点扩面。联 合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推进基础性和行业级、 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 体系, 鼓励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在医药、汽车、工业物流等 重点行业, 率先培育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工业互联 网平台。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 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专 项检查与定期评估,提升安全风险预警能力。

专栏三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 坚持市场化原则, 鼓励行业领先企业立足合肥产业特色, 建设若干综合性或面向特定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标识解析在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规模化应用, 培育一批 基于标识解析的智能化管控、供应链协同、供需对接、产品追溯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示范应用。

打造高效能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安徽分院分中心建设, 打造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 以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为统领, 推动经合智 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建设面向全市的“工赋合肥”公共服务平台, 重点开 展“工赋”资源汇聚、供需对接、技术服务、创新成果推广、产业运行监测、发展 成效评估等服务。 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根据产业集聚和转型需求等情况, 建设区域特色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合肥市工业互联网展示中心, 向社 会提供产品体验、观摩交流、项目孵化和培训交流等服务。充分发挥各类产业联 盟、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 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相关峰会、论坛、沙龙、座谈等 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有效解决企业“不想用” 、“不会用” 、 “不敢用”等问题。

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 梳理比较优势,瞄准符合国家战略、产业前景 广阔的安全细分领域, 聚集全球产业资源, 积极推动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头部企 业落地合肥,加快培育一批重点网络信息安全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 打造“中国 安全谷”。推进重点平台接入国家工业互联网监测分析公共服务平台,重点企业 对接省级工业互联网态势感知平台。发挥我市在量子信息和信创产业的优势, 加 快量子网关等安全产品产业化进程, 发展安全可信软件产业, 推动基于量子安全 和量子大数据处理的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建设, 为工业互联网新型安全自主可控技术树立合肥标准。

(三) 强化产权保护

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价值评估。 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 护工作,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法规体系, 提高知识产权 执法力度和效率, 切实保护信息商品的知识产权及所有者的 合法权益。完善工业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造激励机制 和工业 APP  上线评测制度等,推动工业 APP  健康安全发展。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创新,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附加值, 支撑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专栏四  推进软件正版化专项行动

制定合肥市软件正版化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各部门贯彻落实软件正版 化相关管理制度, 以操作系统、办公、杀毒和工业设计等软件为重点, 扎实深化 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为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作出贡献。巩固扩大党政 机关、市属企业、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软件正版化成果,做好软件采购监管服务, 畅通采购渠道, 降低正版软件采购成本, 提高采购效率。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 域加快实现软件正版化, 不断扩大软件正版化工作覆盖面。推动软件正版化与信 息化建设相结合,确保国产软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兼容性,倡导使用国产软件,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加强软件正版化的市场监督体系, 严厉打击软件侵权盗版行为,加大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2.强化软件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与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 学术和产业组织的交流合作, 支持软件企业主导或参与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等制定 和应用。鼓励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骨干企业联合制定基础 软件、云服务、电子商务等重点软件和服务标准规范和评价 体系, 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制定数 据服务、软件接口、智能硬件等相关标准和安全准则。开展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链上下游衔接的数据信息基础标准 的梳理共融工作。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 ITSS )、 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 CMMI )、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 评估模型( DCMM )培训评估和应用推广。

(四) 夯实载体建设

1.推进产业园区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合肥市特色型中国 软件名城建设, 鼓励加大资源及要素投入, 打造产业发展特 色优势。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战略布 局, 推动软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和集成创新。建设 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特色基地、创业基地和特 色小镇, 优化完善产业格局。

2.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大 数据等新兴领域, 布局建设一批软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加快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软件测试平台建设。联合 优秀软件企业、本地高校、 软件培训机构及第三方软件服务 机构等多方力量, 打造多个校企联合软件和信息服务实训基 地。依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盟, 推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 创新发展和技术突破, 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适配, 形 成覆盖产业各个领域的合作创新服务机制。

(五) 实施“四名”工程

1.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争创中国软件名城, 加快科技、 企业、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 大力塑造合肥软件品牌, 提升 产业影响力, 形成技术先进、服务完善、应用繁荣、保障有 力的产业生态。强化合肥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提升核心城市区域合作水平, 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信息技术 服务产业集群,引领全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2.打造中国软件名园。 鼓励和支持高新区、包河区、庐 阳区对标建设中国软件名园, 做大做强高端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 发展平台化软件、新兴信息服务软件, 培育大数据 等信息服务和配套产业。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核心技术突 出、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国内外优势软件企业, 引导 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向园区集聚。

3.培育软件名企名品。 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协同软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实施软件技术产业化示范项 目, 推动技术含金量高、带动作用大、示范性强的软件成果 产业化。围绕优势领域, 引导软件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支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 行业标准, 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软件品 牌。大力扶持首版次软件创新应用。鼓励大中型企业将其信 息技术研发应用业务机构剥离, 成立专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 业, 予以政策支持。加快创建一批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 提 升合肥软件知名度。

专栏五  “四名”创建工程

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工程。布局落地软件重大项目,打造高端软件研发聚集区, 到 2025 年软件业务规模超过 2000 亿元。布局并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 全、工业软件、信创四个产业基地, 培育增长新动能, 打造中国软件名城的产业 名片。到 2025 年,成功创建中国特色软件名城。

中国软件名园建设工程。 支持高新、包河、庐阳等县(市) 区结合自身特 点, 整合要素资源, 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软件园区, 争创中国软件名园。到 2025年,创建 3 个中国软件名园,软件产业集聚水平显著提高。软件名企名品打造工程。 实施“名企”培育计划,鼓励头部企业做大做强, 聚焦基础软件、工业通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关键软件产品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信息安全等新兴领域,培育一批国际一流企业、 “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实施“名品”打造计划, 围绕 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软件, 依托重点软件企业打造一批技术先进、市场认 可度高的“合肥软件”名品。到 2025 年,培育 5 家以上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每年 新增 10 个以上中国优秀软件产品,力争在特色优势领域的龙头企业行业市场份额进入全国前三。

五、保障措施

(一) 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工合理、权责明确、  协调有力的领导组织协调机制, 加强各市直职能部门、县 (区)政府、园区管委会的统筹协调, 形成市县(区)联动、 部门协动、政企互动的全方位组织协调格局。推动形成“一个 产业发展规划、一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一批产业链龙头企 业培育、一个产业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一个产业发展分工责 任机制和一个产业链年度工作计划”的“六个一”机制, 积极推 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  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全力解决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 中的突出矛盾和重点问题, 打造区域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迈 向高质量发展。

强化规划的权威性, 加强与各专项规划,县(区) 、园 区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衔接。通过专项规划, 县(区) 、园 区规划和年度计划分解, 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管理, 建立规划公示、评价等制度, 加强 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 适时掌握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 并随着市场、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变化, 及时对规 划做出适当调整。

(二)搭建资金保障体系

用足用好现有产业投资基金, 逐步扩大基金规模, 加大 力度推进与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合作。积极争取国家、省专 项资金对合肥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重大项目的支持。鼓 励企业上市、挂牌或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支持软件与信息 技术服务业重点企业主板上市,支持民营企业中小板上市,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创业板上市,支持“专、 精、特、新”企业到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 加强对已 上市公司的培训和指导力度, 提高其资本运作和再融资能 力。

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及产业园区通过 发行债券募集资金; 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 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产品进行融资, 探索开发并购债、可 转债、高收益债等债券品种。引入互联网金融、股权投资等 机构, 为中小企业提供股权交易等专业化、特色化资本融资 服务。鼓励发展金融外包服务和后台服务等配套产业, 促进 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深度融合。

(三) 加强产业品牌宣传

积极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渠道优势, 充分利用微 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 加强与知名报刊、杂志、 广播电视台的合作, 通过软文、报道、广告、纪录片等形式, 宣传推介合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成果, 推广合肥在

相关技术、产品与应用等方面的有益尝试和成功经验, 提升 合肥在相关领域的品牌形象和行业地位。建设合肥软件与信 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专题网站, 加强网站内容功能建设, 重点 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库”“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库”“产品和企业 名录库”,优化网站版面设计, 不断提高网站亲和力和流量转 化率,吸引更多资源在合肥落地。

通过定期举办和组织参加产业年会、高峰论坛等品牌宣 传形式, 以整体形象向全国展现合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的发展现状、产业政策、未来远景等, 以此聚集行业企业的 关注度, 塑造全国具吸引力的产业聚集区形象, 不断提升合 肥市产业集群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国家、安徽省支持, 在合肥市每年定期举办产业高峰论坛, 以年度发展态势及趋 势、发展成就等为主题, 齐聚行业智力、共谋产业发展, 打 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年度品牌性论坛。

(四) 完善落实扶持政策

积极适应经济工作新常态, 多方争取和用好用足用活国 家、安徽省相关政策, 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积极争 取国家和省的各类专项资金支持, 抓好重点项目引进和建 设,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争取和利用好“一带一路”、 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优势地区的产业转移,  做好政策招商, 吸引龙头企业、优势企业进驻。完善政策措 施, 取消或适当降低门槛, 精简程序, 透明操作, 加强监督; 同时制定操作指引, 加大培训和指导, 协助企业完善高新技 术企业认定、税收减免等的申请认定。

研究制定关键技术领域的指导意见或行动方案, 出台推 进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网络信息安全、量子通信等 领域的扶持政策, 引导社会投资方向, 加快重点产业结构调 整。研究制定完善产业融合政策, 促进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 业与家电、汽车、装备等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 推动其转型 升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简政放权、财税优惠、 融资支持、化解产能过剩、加大专项基金支持等方面完善落 实一系列新政策。

关于《合肥市“十四五”软件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