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经营管理、植被恢复等活动,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林业碳汇通过市场化手段参与林业资源交易,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
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被固定在植物的木质部、根系以及土壤中,从而实现了对碳的吸收和储存。不同的森林类型、树种以及生长阶段,其碳汇能力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生长迅速、生物量大的树种和处于旺盛生长期的森林,碳汇能力较强。
生物量法:通过实地测量森林中树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指标,利用相关的生物量模型计算出树木的生物量,再根据碳含量系数将生物量转换为碳储量,进而得出森林的碳汇量。
蓄积量法:根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中的蓄积量,结合木材密度、碳含量系数等参数,估算森林的碳储量和碳汇量。这种方法相对简便,数据获取较为容易,但精度相对较低。
涡度相关法:利用涡度相关仪直接测量森林与大气之间二氧化碳的交换通量,从而得到森林碳汇的实时数据。该方法能够反映森林碳汇的动态变化,但设备昂贵,且需要在特定的观测站点进行。
造林碳汇项目:在无林地上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形成新的森林,从而增加碳汇。这类项目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规划设计、造林施工和后续的抚育管理,以确保森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对现有森林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如间伐、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促进森林生长,提高森林的碳汇能力。与造林碳汇项目相比,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更注重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优化和提升。
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有效抵消部分工业和其他领域的碳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保护:有助于增加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还能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
经济发展:可以为林业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碳交易市场,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能够将森林碳汇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激励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
安徽在2021年印发了《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了林业碳票交易的发展。例如,滁州市通过林业碳票为质押物发放“碳票生态贷”,单笔交易金额达100万元。
目前,全球范围内林业碳汇项目不断增加,碳交易市场也逐渐活跃。然而,林业碳汇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开发成本较高,碳交易市场的规则和机制还不够健全,以及存在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风险对碳汇效果的影响等。
近日,黄山市休宁县西田国有林场林业碳汇认购交易签约仪式暨“生态检察+林业碳汇”座谈会在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有限 […]
安徽机器人产量十年增长30倍 6月30日从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中了解到,“十四五”期间 […]
近日,黄山市休宁县西田国有林场林业碳汇认购交易签约仪式暨“生态检察+林业碳汇”座谈会在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有限 […]
安徽机器人产量十年增长30倍 6月30日从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中了解到,“十四五”期间 […]
零碳产业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工艺的集成应用和管理机 […]
各市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制定了《安徽省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试 […]
各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 《安 […]
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