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自贸区签约入驻795个项目 协议引资额3195亿元

安徽省资讯 (5802) 发布于:2022-02-24 11:55:51 更新于:2022-02-24 11:57:30 来自:安徽网
链通高新

2月24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介绍说,我省聚焦“自由便利”,在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等方面推出首创性试点,率先开展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推动海关跨区域监管一体化,并率先开展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国有新型研发机构改革、长三角研发创新平台协同共建模式等。

2021年,安徽自贸区签约入驻项目795个、协议引资额3195亿元,大众安徽新能源生产基地、蔚来中国总部、国际航空器“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奇瑞未来工厂等项目投资规模超百亿元;今年1月,签约入驻亿元以上项目26个、协议引资额168.6亿元。

另外,2021年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1540.7亿元、占全省的22.3%,实际使用外资(FDI)8.7亿美元、占全省的47.4%,新增注册企业1.3万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平均2.5个百分点。2022年1月,新增注册企业1042家。

2022年,我省将加速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落地,到建设两周年改革试点任务完成(有可检验的成果、有市场主体运用)80%以上。同时,我省将盯紧利用外资、进出口、市场主体、经济总量四个关键指标,对标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在货物贸易、跨境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争取国家赋权,抢抓RCEP等机遇扩大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规模,实现GDP、利用外资、进出口增幅全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万家。

我省还将在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方面推出8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争取形成一批首创性、全国性试点经验。同时制定完善三个片区10个重点产业改革创新诉求清单,开展产业链集成创新,并深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推动设立安徽自贸试验区第二批联动创新区。

链接:安徽自贸区新一批十大建设成果

一是一批总部类、研发类项目加速落户。去年12月以来,航天宏图卫星全球运营中心、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实验室、高山精密进口机床保税展示项目等落户合肥片区;天马微电子车载研发中心等落户芜湖片区。

二是“无感通关”“外发加工”“集团保税”等创新举措率先实施。推动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功能叠加,助推合肥经开综保区2021年进出口额达到102.8亿美元,成为我省首个突破百亿美元的综保区。

三是跨境电商领域多项试点落地见效。合肥片区通过实施全链条服务体系及“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货运包机、跨境电商+海运直航”等试点,带动跨境电商月清关量增长50多倍,月交易额增长70多倍。2021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增长45.3%。

四是长江中下游首座岸基式 LNG(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完成首船加注。去年12月,芜湖片区的长江 LNG 船舶加注站完成动力船加注作业,标志着长江中下游首座岸基式 LNG加注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五是量子产业开放领域多项举措创新推出。合肥片区推出国家首个量子计算领域的企业标准(本源量子的阻抗匹配量子参数放大器即IMPA产品企业标准);国内首个量子安全智慧社区系统投入使用,科技成果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首个量子计算面向全球开发者的平台正式上线。

六是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获批建设。今年2月,蚌埠片区成立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是“十四五”首批、安徽首个、行业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世界500强美国康宁公司实现量产,玻璃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七是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等5项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实施。截至目前,共提供资本项目收付便利5.43亿美元,跨境贸易自由度便利度进一步提高。

八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服务保障若干措施》出台。提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建立实施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制度、加大对自贸试验区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9个方面支持事项,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改革创新活力。

九是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组织签约服务安徽自贸试验区。今年2月,安徽省商务厅、贸促会及国家贸促会(法律部)与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秘书处)签约,以“科创+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为重点,提供跨境贸易投资法律综合服务。

十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联动创新区建设全面启动。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在亳州、阜阳、滁州、马鞍山、宣城、安庆等6市设立第一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日前,联动创新区实施方案已批复实施,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