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1986科创园正式开园

安徽省资讯 (144) 发布于:2025-08-04 09:25:48 更新于:2025-08-04 09:25:48 来自:合肥在线
项目申报

8月2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电科38所”)五里墩园区改造而成的“1986科创园”正式开园。

据了解,这座承载着合肥“创一代”四十载科创记忆的老厂区,经过改造升级,现已正式转型成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青年科创社区。

合肥1986科创园正式开园

老厂房蝶变产业“新地标”

8月2日下午,“智汇蜀山科创未来”1986科创园开园暨首批入园企业家座谈会在园区内举办。活动现场,首批入园的6家企业代表和2家平台签署入驻协议,涵盖了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1986产业园位于淠河路与西一环交口西北角,这里,曾是中国电科38所的老厂房。中国电科38所因发展需要整体搬迁,1986产业园通过空间功能重组与智慧化升级,打造集研发办公、成果展示、共享实验室及产业配套于一体的科创综合体。

活动当天,走进园区,百米长的“科技+文创”创意市集看点十足,焕然一新的青年公寓、运动场地、办公楼等令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园区共占地约95亩,总建筑面积达4.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5000万元,拥有5300平米的独栋厂房以及“工业上楼”的电子制造车间,构建了“研发小试+验证中试”的产业体系,兼具办公与小规模研发生产功能。

“园区重点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腰部企业,通过精准培育、搭建平台,实现产业快速集聚升级,形成产业集群生态。”弘毅投资集团总裁曹永刚介绍,公司科创赋能中心团队也将同步入驻园区,做好投后增值服务。“园区将集成人才服务、金融活水、企业管家、场景实验室四大功能模块,打造自循环、可进化的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系统。”

上海伴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此次入驻的企业之一。该企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EDA企业,依托自主研发的AI+EDA工具链布局发展。“作为中国科大校友,选择入驻1986科创园,正是看中这里完善的创新生态,以及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优势。”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允山表示,公司将在园区建设弘科IC设计和验证平台,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服务。

上海德普智联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则专注于搭建以“数据+AI”为核心的团餐数字化全产业链服务体系。该公司董事长王卫明介绍,园区内智慧餐厅运用的正是公司提供的团餐数字化服务,这种“场景+链式”的招商模式,让他们有信心能够快速对接上下游资源,加速企业成长。

一手抓科创,一手握生活

在1986科创园,创新向“北”,生活向“南”。

园区以“青年科创社区”为定位,形成集“科创、商业、生活、智造”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体。

地处老城核心,园区坐拥“10分钟生活圈”。从北侧的办公研发区向南出发,沿途会经过配套的足球公园、智慧酒店、社区服务中心、青年科创公寓等。

其中,智慧酒店可为客户、合作伙伴、工程师商旅提供便利服务;社区服务中心不仅包括智慧餐厅,还计划打造健身房、咖啡简餐、社区休闲服务等功能空间;青年科创公寓则为科创人才提供舒适温馨的居所,75个房间内分多种户型,针对园区企业员工提供8.8折租金优惠。

此外,楼下100至300平米的底商空间,也将被打造为社区和科创企业服务的商业街区,包括银行、24小时便利店、奶茶店、宠物医院以及药店等业态。

科技范和烟火气相融共生。也就是说,在这里,办公场景将不再囿于方寸格子间,而是与智慧餐厅、运动场地、青年公寓无缝相连。“上楼共享创新,下楼享受生活”将在这里成为现实场景。

“园区充分考量科创人才品质生活的需求,依托存量空间和老城区丰富的生活服务场景重塑空间功能,以更优越的发展环境引才、育才、留才。”曹永刚坦言。

环境好、设施新、生活便利,这是青年科创公寓入住者程伟杰对园区的评价。今年刚毕业的他,顺利进入位于园区内的合肥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工作,没想到住的需求也很快落实了。“希望未来能在这里做好科创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放式园区打造“创N代”成长沃土

特别的是,1986科创园,不仅仅只是科创人才工作和居住的地方。

曹永刚介绍,尽管中国电科38所办公和科研的功能主体已经搬离,但是周边仍居住有许多老员工及家属,因此,1986科创园也设计为开放式园区,对周边社区开放。

据了解,园区内运动场地现已同步对居民开放。未来,园区内的智慧餐厅也将兼顾园区员工餐厅与社区老人食堂功能。“我们也希望能常态化开展科创市集、行业论坛等活动,做好科普传播,让周边居民特别是青少年感受科技的力量。”曹永刚说。

将目光投向1986科创园3公里辐射圈,也能看到产业更新的生动图景。

合肥西站即将投入使用、青阳路TOD项目首桩开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加快建设……产业育新推动老城提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转化为老城发展的“最大增量”。

“1986科创园开园,不仅是空间的重生,更是合肥科创基因的传承。”蜀山科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这里将成为“合肥创N代”的成长沃土,为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目前,蜀山区已建成并即将投入运营的优质科创载体面积达46.13万平方米,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周边建立起“15分钟科创圈”。

“未来,我们将聚焦高端要素、高附加值环节、高浓度创新资源,吸引一批行业龙头型的科技企业、项目和平台,全方位、多领域、全生命周期地服务科技创新,打造立足全市、辐射全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群。”蜀山科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于:合肥在线

THE END

温馨提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2942802716@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zj@spiderltd.com。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