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11时许,一架搭载近10公斤政务文件的迅蚁科技的无人机,从合肥要素大市场无人机物流枢纽站平稳升空,朝着合肥邮政站前路邮区中心飞去,全程18公里仅用18分钟便顺利抵达。该线路的开通,是继年初安徽首条城市领空“空中邮路”开通后,合肥无人机在拓展城市物流细分场景中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从“空中邮路”到“低空+”场景
2025年2月,安徽邮政开通安徽首条城市领空“空中邮路”,完成合肥火车站邮件处理中心至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航线测试,并投入常态化运营。
合肥邮政低空经济项目负责人程炳恒介绍,当时这条航线直线距离约15公里,单程飞行时间15分钟,日均运输特快专递超了200件,主要服务于政务及高端特快产品的紧急寄递需求。
“相较于传统邮车运输,无人机配送可大大节省运输时长,且省出来的时间约十倍。”对此,程炳恒感慨良多。
程炳恒介绍,目前,市政务航线在城市上空飞行15公里左右,仅需15分钟即可到达合肥同城中心,该航线分为中午和下午两个频次,主要运送会计证、企业营业执照、不动产产权证等两个飞行频次。要素大市场航线也是两个飞行频次,主要运送不动产中心和出入境管理局等日常邮件。
医疗运输从“应急”到“全覆盖”
其实,迅蚁科技的无人机“飞抵”合肥上空始于医疗领域。2024年2月,迅蚁科技将全国运营中心落地合肥市包河区,主要负责全国运行监控、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验证及孵化、赋能飞快城市联盟场景落地。
当年3月,合肥首条血液航线启动,并同时开通6条无人机航线,应用于急救用血、急救用药、样本检验、物资转运等日常诊疗工作。
“无人机飞行高度约100米,飞行速度约是1分钟1公里。”合肥送吧飞合低空物流有限公司(迅蚁科技子公司)总经理孙宣楠介绍,相比传统运输方式,无人机可以将原本几十分钟的路程时间缩短一半以上,以最短时间保障医院的紧急物资供应。
随着场景成熟,无人机医疗运输从“应急”走向“常态”:2024年4月,包河区同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滨湖春天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物资运输航线试运行;9月,全区12家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检测标本实现无人机配送全覆盖。
“目前医疗航线日均飞行超100架次,累计开辟近百条,建成起降点近40个,飞行总量超万架次。”孙宣楠说。
一场“双向奔赴”的选择
为何会将全国运营中心落在合肥?“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选择。”孙宣楠认为,牵手合肥既是迅蚁选择了合肥,也是合肥成就了迅蚁。
他表示,合肥的吸引力首先来自区位与交通优势——作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其辐射能力为无人机物流网络搭建提供了天然基础。
不过孙宣楠看来,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这座城市展现出的对新兴产业的包容与支持,就让迅蚁团队印象深刻。“政府部门主动对接需求,从航线审批到场地建设全程‘护航’,让我们能专注于技术落地与场景创新。”
在合肥市和包河区两级政府推动下,迅蚁不仅实现了“低空+医疗”的常态化运营,更拓展出“低空+邮递”“低空+即时配送”“低空+高铁”等多元场景。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让合肥在低空经济赛道上加速领跑。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立足于成熟的合肥场景,将触角拓展到皖北、皖南等各大城市。同时以安徽为主基地,将更多的‘合肥元素’通过迅蚁飞向全国。”对于未来,孙宣楠信心满满。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