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安徽实现进出口2153.3亿元、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11.8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国第9、中部第1。下一步,安徽将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构建更高水平的贸易环境、完善更具效率的出海环境、营造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建设更有温度的生活环境,全力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投资环境:今年力争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00家以上
首先,安徽将聚焦公平便利,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安徽将出台《安徽省稳外资行动方案》,多措并举稳住外资规模、稳住外商信心、稳住投资预期。2025年,力争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00家以上,新增5家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
为了保障外资公平待遇,安徽将开展内外资差别待遇专项清理工作,整合优化162家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受理机构,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安徽讲优化外国自然人来皖投资设立企业全流程登记服务,探索外资企业注册登记“容缺受理”模式,实施外商再投资外汇免登记试点等便利化措施。
贸易环境:探索进境交通运输工具智慧电讯检疫远程执法
安徽将聚焦便捷畅通,构建更高水平的贸易环境。
首先,安徽将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创新升级地方特色功能应用。同时,高质量建设安徽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口岸监管和服务能级。安徽还将积极推进合肥机场、芜湖港智慧口岸国家试点建设,在有条件的口岸开展进境交通运输工具智慧电讯检疫远程执法。
为了提高通关便利,安徽将推动进出口货物“远程属地查验”和“批次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深化“离港确认”“联动卸载”改革,强化区域通关协同。争取进口汽车《货物进口证明书》和《随车检验单》“两证合一”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整车进口检验监管流程,提升通关便利水平。
安徽将持续开展“外贸+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通过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提供长期融资支持,为企业“量体裁衣”提供全险种服务。强化对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统保支持。
出海环境:建设首批22家境外商务服务网点
安徽将聚焦国际合作,完善更具效率的出海环境。安徽将发挥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作用,开展10场左右专题活动,推动汽车、光伏、锂电等优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参与国际竞争。
同时,推进中国(安徽)-泰国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安徽将建设首批22家境外商务服务网点,为企业出海提供便利和支持。
另外,安徽将结合我省外资主要来源地和产业发展特点,聚焦重点国别和地区,与相关市政府共同建设中德、中韩、中日等4家外资中小企业合作区,在客商资源导入、招商活动安排、项目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制度环境:制定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
安徽将聚焦规则对接,营造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安徽将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制定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推动自贸试验区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创新。
同时,加快推进合肥市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建设,聚焦企业关切和诉求,围绕电信服务、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谋划62条改革创新试点任务,不断提升全省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生活环境:今年计划新增6条国际客运航线
安徽将聚焦宜居宜业,建设更有温度的生活环境。
为了方便国际人员往来,安徽实施“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加入长三角口岸签证代转机制。同时,恢复加密重点外资来源地国际航班航线,今年计划新增6条国际客运航线、7条国际货运航线,全省国际航线预计将达到34条。
安徽将推进外国人才服务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破解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公共服务、职业发展、社会融入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更多外国人才来皖创新创业。
同时,编制发布《外国商务人士在安徽工作生活指引(2025年版)》。因地制宜推进机场(高铁)“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外籍来皖人员提供支付、通讯、交通、文旅等便捷服务。另外,提升国际教育、国际医疗等服务品质,满足外籍人士及其子女在皖就医、就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