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5月中下旬,‘阜阳造’共享电单车将投放阜城。”安徽国豪新能源特种车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孙阳介绍,投放的电单车在外观设计上将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并根据试运营反馈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立夏时节,走进位于颍上经开区的安徽国豪新能源特种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工人有序进行线束装配、整车组装、安全检测等工序,流水线终端,一批批“登冠”牌共享电单车完成组装,“走”下生产线。
作为皖北地区唯一拥有国家级电动摩托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国豪新能源自2013年以来,深耕两轮电动车领域,累计实现销量14.7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企业构建了集研发、制造、营销、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配备全自动整车装配线、智能质检系统及自主车架生产线,持续推动绿色出行技术创新。
记者在企业成品车间体验了“阜阳造”共享电单车。车子小巧,车身采用果绿色、橙黄色等涂装,车头配置无线充电车篮,用户的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可以放置在车篮内充电。针对“一盔一带”安全新规,产品搭载智能头盔系统,通过车篮卡槽内置芯片,实现“佩戴即通电”联动,确保安全骑行;车前安装悬空式车篮,头盔放进后与车身其他部位保持分离,能够有效隔绝雨水和灰尘,确保用户佩戴舒适。
孙阳介绍,前不久,国豪新能源、颍发投资集团和阜之行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由颍发投资集团投资3.5亿元,国豪新能源3年内生产10万辆共享电动车,阜之行科技负责市场化运营,将“阜阳造”共享电单车投入城市交通运营。
目前,三方协议正有序推进,生产端满负荷运转,运营端已将首批共享电单车投放颍上街头。接下来,阜之行科技将依托“斑马出行”“颍淮出行”小程序,面向阜阳及周边市场分阶段实施“235”市场拓展计划(2025年投放市场2万辆,2026年投放市场3万辆,2027年投放市场5万辆),力争3年内在阜阳及周边,乃至河南、浙江等地市场实现10万辆共享电单车运营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