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与医学智能化前沿交叉论坛

活动发布 (3034) 发布于:2023-10-26 更新于:2023-10-26 来自:合肥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
所属行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活动城市:安徽省/合肥市
活动时间:2023/11/4~2023/11/5
活动地点:合肥
组织机构:
分享:
活动介绍

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发起的“AI技术与医学智能化前沿交叉论坛”将于2023年11月4日、11月5日在合肥召开。本次论坛由多模态智能成像内窥镜团队承办,韩军伟教授和张鼎文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本论坛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汇聚国内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优秀青年才俊,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智能化等前沿研究领域深入交流探讨,为AI技术与医学交叉领域的学者同行、学生及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AI+医学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会议信息

AI技术与医学智能化前沿交叉论坛

参会报名

本次论坛免注册费,请参会人员于2023年11月3日之前完成报名。

会议联系人邮箱:zhangc@ iai.ustc.edu.cn

论坛专家

厉力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肿瘤影像智能诊疗--从“临床问题牵引”到“科学问题驱动”

专家简介:厉力华,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慧健康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浙江省科技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之江实验室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IEEE TEMS学会智慧医学数字化技术委员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图像信息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智能生物医学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合作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专项、以及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等研究工作。

刘华锋

浙江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心脏图像智能分析

专家简介:刘华锋,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际学术奖项5次,两次获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主持了多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和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和浙江省项目。发表高质量论文200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0多项。

梁朝朝

安徽医科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无线智能腔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专家简介:梁朝朝,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男科与性医学医师分会会长,亚洲男科学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医师协会会长,安徽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等。担任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等19家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及国家科技奖、中华医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2014年获中国微创泌尿外科最高奖—“金膀胱镜”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7年获中国泌尿外科最高奖—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2018年获首届安徽省“创新争先”奖章,2020年获亚洲男科杰出贡献奖及中国男科最高奖—郭应禄男科学奖。以主持人身份获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8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信作者SCI论文200余篇。

韩龙飞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人工智能研究院

报告题目:多模态智能成像内窥镜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专家简介:韩龙飞,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攻读博士期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交流访问两年。博士毕业后曾加入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任高级算法工程师,从事高性能数据计算等相关工作,目前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方向,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医疗数据处理等相关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一般项目,参与安徽省重点研发和高效协同创新项目等。代表性成果发表在IEEE CVPR、ECCV、ACM MM、IJCAI、IEEE JBHI等国际权威会议和期刊。

邱本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AI在脑卒中筛查防控中的应用

专家简介:邱本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和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和医疗信息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973、广东省创新团队、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重大仪器项目、以及美国NIH/R01、Royal Research、RSNA等项目30余项,获得ISMRM、RSNA、AHA等学会7项国际学术奖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120余项,担任多个杂志、国家基金和人才项目的评审工作。

张冀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待定

专家简介:张冀聪,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QNQR计划);2017年9月至今任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起任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21年底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任国际期刊MEDNTD编委。主要开展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医学信息与仪器的研发工作。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肥新站高新区产业化科研项目等课题。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50余项,其中已授权专利24项(已授权发明专利21项),大部分已实施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开展神经损伤康复研究和技术融合攻关,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科奖社证字第0191号)。参与制订健康信息学领域四项国家标准;所制订国家标准已有两项正式发布(均排2)。

徐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影像和病理图像计算及其对精准医学的贡献

专家简介:徐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智慧医疗研究院执行院长。2007年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Rutgers大学、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任博士后研究员和访问教授。兼任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医学图像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轮值主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图像信息与控制专委会常委委员等。在“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核医学与医学成像”和“临床医学”领域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Radiology,IEEE Trans.on Medical Imaging,Medical Image Analysis,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期刊上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重点项目和重大集成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是:医学图像计算;计算病理;数字病理;基于影像和常规病理切片定量分析的疾病辅助预防、诊疗和预后。近年来主要致力疾病的1)自动识别与诊断以及亚型的分类,2)基于亚视觉特征的图像表型描述的量化和表征,3)基于医学大数据和多组学的疾病转移风险、恶性程度的预测、预后,期望这些研究成果未来能够辅助医生进一步改善疾病的预防、诊疗和预后,让患者获益。

张卫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水印技术

专家简介:张卫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信息隐藏和人工智能安全。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和会议IEEE TIT、TPAMI、TIFS、TIP、CVPR、S&P、ICCV、NeurIPS、AAAI等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基础加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863等项目20余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带领团队参与开发了网上最具影响力的人脸深度伪造开源工具DeepFaceLab,总下载量超14万次,与OpenAI的GPT-2等项目共同入选GitHub2020十大流行项目;参加由Facebook、MIT等组织的全球最大的“深度伪造检测挑战赛(DFDC)”,获得亚军(30万美元奖金),被中国信通院评为2014年以来人工智安全领域的8项中国创新成果之一。入选2021年长三角人工智能十大杰出人物。

沈浩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工业物联的智能冶金监测系统

专家简介:沈浩,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安徽省工业企业智能化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安徽省高校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连续4年入选ES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3年入选爱思唯尔-软科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相关成果也荣获安徽、上海、河南、中国自动化学会等政府科技奖励二等奖及以上6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21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同时,获得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安徽省高水平导师、安徽省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赵云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人机混合智能理论初步思考及其应用初探

专家简介:赵云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研究领域包括人机混合智能、智能制造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3部。

陈新建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报告题目:眼科影像人工智能诊断

专家简介:陈新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苏州大学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专项项目,973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人工智能,特别对眼科人工智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包括眼科成像设备研发、眼科影像人工智能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担任医学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IEE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Engineering in Health and Medicine等副主编,IEEE高级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截至目前共发表130多篇SCI期刊论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0余项(40项已获授权),美国专利授权2项,申请国际PCT专利6项。所开发的眼科医学影像处理分析软件,全自动人工智能OCT硬件均获批国家NMPA医疗器械二类证,其中人工智能OCT在全国爱眼日6月6日被中央卫视报导,上述产品已在300+医院正式临床应用,服务人数超10万。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和信息产业部重大技术发明奖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

梁文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

报告题目:活体光学层析荧光显微成像——更灵敏、更小巧、更高速

专家简介:梁文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双聘特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科院青年人才项目。长期致力于面向活体生物组织的先进光学层析三维显微成像方法与仪器研究,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ACS Photonics等领域头部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谷歌学术h指数为17,并有2项发明专利已获授权。

王士进

科大讯飞副总裁

报告题目:认知大模型的技术阶跃及医疗应用思考

专家简介:王士进,博士,正高,现任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士进博士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丰富的核心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经验,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获得30余项国际比赛冠军,发表80余篇学术期刊和论文,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等奖项称号。2023年5月6号,他带领团队研发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李一鸣

深睿医疗联合创始人&CT

报告题目:医疗大模型的初步应用与实践

专家简介:李一鸣,深睿医疗联合创始人&CTO,研究方向:医学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中国医疗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委员会常务委员,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影像工程与技术分会委员5G确定性网络联盟理事,广东器官协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致力于研发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医疗产品,主持研发了近二十种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获得8张NMPA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证,其中一项为创新医疗器械,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发明专利近40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0余项。

3.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参编。

周金华

安徽医科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深度学习在临床细胞质量评价与眼底影像特征分析的探索

专家简介:周金华,湖南华容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光学学会第三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抗癌协会临床细胞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第四届和第五届编委。从事光镊技术、计算成像等生物医学光学领域内的相关研究,以及医学影像数据分析,主持国自然、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省重点研发和企业课题等各类项目十余项,累计发表论文80余篇,获批专利8项和软件著作权9项,研制多台套光镊装置和定量相位显微镜,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

大会主席

韩军伟教授

简介:韩军伟,教授,IEEE Fellow,IAPR Fellow,IEEE TPAMI编委。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类脑计算、遥感影像解译等。在领域顶级期刊/会议如: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TPAMI,CVPR,MICCAI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论文被引用3万余次。3篇论文入选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获2021年度IEEE GRSS Highest Impact Paper Award(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最有影响力论文奖)、国际期刊IEEE TCSVT 2021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IEEE BIBM 2018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ACM Multimedia 2010,MICCAI 2011和ICME 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提名。

张鼎文教授

简介:张鼎文,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5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进行为期2年的访问研究,致力于建立面向开放环境下、具备动态学习能力的新一代计算机视觉学习框架。迄今为止,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领域内国际重要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包含T-PAMI,IJCV,IEEE SPM,T-IP,CVPR,ICCV,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等,曾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AI华人青年学者榜单,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2021 IEEE TCSVT最佳论文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励。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VALSE执行领域主席委员会委员,IEEE TMM与TCSVT的首席客座编辑。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咨询会议、会展、学术、沙龙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