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现称合肥国家实验室)是中国量子科技领域的核心研发平台,由潘建伟院士牵头,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实验室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成果。
量子通信:建成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并主导“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和洲际量子通信。
量子计算:研发“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首次实现“量子优越性”,算力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安徽省和合肥市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支持实验室建设,包括24亿元专项配套资金和100亿元量子科学发展基金。实验室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采用“一总部+两分中心”架构,整合中科院、高校及企业资源,形成覆盖全国的研究网络。
实验室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国际合作项目,目标建成全球量子科技研发高地。目前,实验室已汇聚23名院士和189名国家级人才,推动量子调控、量子芯片等17个重大项目预研,并孵化科大国盾等产业化企业。
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是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已经在科研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建设的推进和科研的深入,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必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最近两年,在全球增长乏力叠加疫情影响的背景之下,所有人都急于寻找下一个经济增长点。2021年,“元宇宙”的出现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落实《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
最近两年,在全球增长乏力叠加疫情影响的背景之下,所有人都急于寻找下一个经济增长点。2021年,“元宇宙”的出现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落实《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全面实施“AI泉城”行动计划 […]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大力发 […]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9号),充分发挥量子技术创新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