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省委改革办获悉,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在经济和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取得显著的成效,一批探索、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文旅、港航、煤炭等领域省属企业重组整合,2024年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4.64万亿元,居全国第6位。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和“无证明城市”建设,建立企业诉求“挂号制”,启动运营合肥法务区,329个高频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申请材料免提交。
聚焦要素市场化改革,我省推进省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行“标准地”改革,“亩均论英雄”改革得到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在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上,我省高标准建设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惠及企业超1.4万家,零基预算、“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科技金融等改革获国务院综合督查通报推广。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一体化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实施首创性差异化改革的重要突破方向。
我省实施“7+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启动筹建量子科技等1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低空经济规模居全国前列。持续深化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一批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多语种智能语音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第七,中国专利奖金奖数居全国第五,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省建立基础教育学位预警调度机制,启动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实现16个市全覆盖,省属高校与新兴产业紧密相关专业点占比达65%。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持续落实4.0版人才政策,完善支持高能级平台人才举措,激励更多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转载于: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