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招商引资人而言,能接触到很多项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然而,项目的风险往往会被人忽视,不要看成绩单有多么漂亮,有多少签约,如果产生一个”暴雷“,往往都会给地方和招商引资个人带来不利影响。
在诸多”意向“投资者中,有些是诚实的,有些可不一定是。常言道:商场如战场!招商引资界也如是!招商引资人需要练就”火眼金睛“,回避可能发生的风险。下面列出5个常见的招商引资中的骗局,对招商引资人而言,就是风险:
1、政策套利
这类企业往往只是为了套取政策,不真正落地的项目。比如,名义投资额10亿,实际投资额为0,往往注册皮包公司。这些公司看起来很好,甚至可能在商业计划上看起来很有前途,但实际上他们没有任何资金或技术。他们只是利用我们想要吸引投资的迫切心理来骗取我们的补助和优惠。例如,有一个公司声称要建设一个大型工厂,但实际上他们的资金来源只是从政府补助中获得。最终,他们没有履行承诺,工厂没有建成,政府也失去了大量的财政扶持资金。
2、虚假投资者
这些投资者可能会夸大自己的实力和背景,隐瞒公司的情况和业务领域。他们想要骗取地方的投资,但实际上他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业务。比如某个所谓的投资公司声称自己有很多资金和资源,可以给某个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但是经过调查发现,这个公司的资产并不真实,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业务。
3、泡沫融资
比如某个公司在短期内因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而获得了大量投资,这种类型的项目通常会许诺投资者超高回报率,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长期可持续性或稳健的商业模式,最终可能无法偿还债务并破产,由此浪费了地方政府给出的政策性支持,往往产生”暴雷“。
4、招商纪律
比如某个公司给政府部门的高管送上了昂贵的礼物,希望通过他们的帮助获得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但是这些高管并没有把礼物退回去,也没有对公司的申请进行公正的评估,最终可能导致自己陷进去。
5、垃圾公司
这些公司本身有很多坏账和负债,资产负债率极高。如果招引这些公司,不仅会浪费区域的优惠政策资源,还可能对地方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某个公司因为过度扩张和不良经营导致负债累累,但是政府为了吸引投资而给予了他们很多优惠。结果这些优惠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让公司的经营更加困难。
新的骗局也在新形势中不断演变,防骗也需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