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的关键点是什么?

(3201) 发布于:2023-09-01 18:09:47 更新于:2023-09-01 18:09:47
会议会展

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一般是指生产过程采取智能制造模式的园区,其以“园区+互联网”为理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制造活动各个环节(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相融合,对各项设施、服务进行升级。简单来说,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就是高配版、智能化、科技化,管理成本更低,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制造类园区。有分析指出,对于这类园区的规划,要注意两个关键点:

一、规划区域要匹配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条件

一个地区能否构建智能产业园区,关键要看它本区域或周边区域智能化程度提供的市场需求以及人力资源、科技知识的支撑。此外,智能产品的初期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人,年轻人群体对智能产品的消费能力非常强。因此,是否能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要从区位、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基础、政策规划、创新能力等维度来衡量。

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追求智能制造的政策风口,要求园区企业加快向智能制造转型,但一些企业私底下却坦承自身并没有发展智能制造的需求和能力。客观来说,智能制造虽然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和制造工艺的精度,但其改造成本巨大,即便改造完成也还需要培养能熟练运用智能制造流程的高级蓝领工人,除非政府给予巨大的政策优惠乃至财政补助,否则即便是大企业乃至国内龙头、跨国巨头也不一定有能力一次性完成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

二、园区规划要有系统思维

即便进入产城融合阶段,产业园区总的来说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生态系统,也是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里面的子系统,总的来说,产业园区规划需要有三类系统思维:

1、产业系统思维。一个园区,如果占地空间比较大,适合引进多种产业,需要明确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布局在园区,关联产业可以布局在园区里面或者周边。如果是引进一种产业的专业园区,则需要明确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

2、区域系统思维。园区的产业系统需要与周边区域的产业系统协同发展,处于上中下游同一纵向价值链的不同园区,要考虑通过产业对接,共享资源与市场。处于横向相关联产业的不同园区,则要考虑通过产业错位发展,共享资源与市场。园区的产业规划还需满足上位政策规划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细分产业、领域、项目的规划发展。

3、战略系统思维。产业园区是比较完整的产业生态,需要开发运营主体具有较大运营体量、足够“自持运营”能力,这又需要园区开发运营主体制定很好的开发运营战略。对于智能产业园区而言,园区主题、招商方式、运营服务以及政策制度的制定都需要进行创新。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