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从蜀山区获悉,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项目正稳步推进,有望于2025年底全面完工。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项目位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东侧,东侧毗邻金寨路,南侧为花亭湖路,总建筑面积15.1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5层科研综合楼、19层临床中心、10层成果转化平台。

项目以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致力于开展重大疑难疾病试验性预防和诊治,以及新药、新诊疗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和医用新材料研发和试验。项目借鉴对标美国临床型研究医院的创新模式和路径,建设目标为打造国内首家临床研究医院,构建新型医教研产融合的创新基地,为推动医教研产深度融合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进入装饰装修收尾阶段,有望于2025年底全面完工。”相关人士介绍,项目部团队严格执行高标准管理体系,全力保障项目在高效推进的同时,实现安全与质量双重达标,为打造国际一流医疗科技创新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工程建设中的复杂技术挑战,项目施工团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攻克多项技术难题。针对屋面D形异形椭圆采光顶的复杂造型,项目部创新采用BIM建模技术,结合分段定制异形构件与毫米级精度安装工艺,精准保障施工质量;在248块玻璃(含106扇开启扇)的安装环节,研发应用铝型材护角、焊缝防锈与多层防水复合技术,并通过精益化工序管理,确保工程整体品质。
作为省级重点工程与国家级医疗科研重点工程,其核心价值在于填补国内临床研究型医院的空白,全面提升健康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建成后,可为更多疑难杂症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今年,随着一系列重点项目与平台的有序推进,蜀山区正加快培育生命健康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新高地,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的科创动能。
转载于: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