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全球首条搭载无精密金属掩模版技术的高世代AMOLED产线——合肥国显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举行主厂房封顶仪式,不仅刷新了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在合肥新站高新区转化落地的速度,更凸显了中国在高端显示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
项目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魏武路与祥和路交口,总占地面积约1040亩,和北京故宫占地体量相当,其中主厂房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相当于三个鸟巢体育馆的体量,是目前长三角地区泛半导体行业单体最大的一个厂房。
自项目开工以来,新站高新区持续优化项目全周期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全力推动项目各关键节点高效衔接。
中建一局项目负责人尹海金介绍,通过科学调度、资源优化和技术攻坚,近万名工人见证了这座“超级工程”的拔节生长,仅用168天实现了主厂房封顶,刷新全球同类规模厂房建设速度纪录。
该项目由合肥国显负责建设和运营。在技术转化上,维信诺和合肥国显将大力协同。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可生产更大尺寸的AMOLED面板。作为全球首条搭载无FMM技术(ViP)的高世代AMOLED生产线,在技术、尺寸、效率、应用等方面实现升级,采用维信诺全球首发的ViP技术。
该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实现AMOLED像素制备,彻底摆脱了传统FMM工艺的限制,具备独立像素、高精度、高良率等核心优势,可大幅提升AMOLED面板的切割效率与经济性。
相较于以往的面板,ViP AMOLED面板在分辨率、功耗、寿命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倍数级突破,充分应对AI时代下显示产品个性化性能要求,满足包括智能手机、笔电、车载显示、AR/VR等产品更清晰画质、更长续航及更稳定性能需求。
AMOLED技术在中尺寸应用领域的渗透率正加速提升,而该项目的快速推进标志着ViP技术向大规模量产迈进一大步,不仅将加速AMOLED技术向中大尺寸应用渗透,也将重塑全球显示产业竞争格局。
自2008年合肥新站高新区牵手京东方以来,在双向奔赴中开启了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序幕,依托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构建起上游装备、材料、驱动控制、背光模组、中游面板,下游终端配套的全产业链条,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
数据显示,合肥新站高新区各类面板年出货量约占全国的1/7,显示企业数量占全市2/3以上,产值超800亿元,形成了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具有全球显示度的“产业地标”。
转载于:合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