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芜湖市港航(地方海事)管理服务中心完成安徽首例在建新能源船舶所有权登记,为芜湖华渝航运有限公司建造的7艘LNG(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项目注入超千万元流动资金。该创新举措突破了传统船舶融资模式,为航运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政策样本。
政策创新破解融资困境。
据悉,芜湖华渝航运与湖北合创重工签约建造的新能源船舶项目,因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流程复杂、周期长面临资金压力。安徽省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经专题调研,于4月18日出台《关于明确在建中船舶抵押权登记程序性事项的通知》,首次明确在建船舶所有权登记操作规范,为船舶融资开辟新路径。
高效审批释放资金活力。
依托新政支持,芜湖市港航部门通过预审前置、全流程指导,组织政银企三方协同办公,对船舶建造合同、抵押协议等材料进行联合审查,将原需5个工作日的登记流程压缩至24小时内办结。该业务创新既保障了金融机构的合规风控需求,又为企业及时释放超千万元建造资金。
该案例标志着安徽省在船舶融资制度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政企协同破解发展难题,为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解决方案,成为长江经济带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缩影。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