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汇编 (2362) 发布于:2024-03-13 更新于:2024-03-13 来自: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链通高新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2月22日

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发挥皖北空间、资源、市场优势,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以世界的眼光,高起点打造绿色食品的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构建全新产业生态,加快建设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布局优化、规模巨大的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高质量发展,构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作出新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战略思维、创新理念。善于用市场化的思维系统谋划、推进发展,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资本力量,实现与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资源更多耦合和最优组合。借助平台思维,按照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理念,谋划产业生态系统,以产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各类市场主体,推动科技、产业、资本直通。用好生态理念,整体谋划、通盘考虑,推动各要素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形成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相互链接、分工协同的生态圈系统。

——坚持绿色发展、集约高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净化农业产地环境,强化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全链条、全过程、全环节。加快绿色食品产业链迭代升级,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碳排放,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可持续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道路。

——坚持整体协同、错位布局。打破区域分割和行政壁垒,创新手法、步法、打法,打好大兵团阵地战。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构建大产业体系,实施大地域协同,建强大合作平台。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历史底蕴,有针对性选择“头雁”产业、细分赛道,实现分工协作、差异化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集群联动。聚焦绿色食品“智造”,突出抓好“双招双引”,招引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培育一批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领衔单品,率先突破、弯道超车,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做优特色产业集群、做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态。

——坚持科技赋能、品牌引领。依托科技创新,塑造绿色食品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造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落地平台,聚焦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绿色食品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品牌和渠道建设,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相结合的“徽字号”绿色食品品牌矩阵。

(三)发展目标。

到2030年,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543”战略目标。“5”是建成品质粮食、优质蛋白、绿色果蔬、徽派预制菜、功能食品五大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4”是培育一批头部企业、创制一批领衔单品、打响一批高端品牌、抢占一线高端市场。“3”是构筑绿色食品产业要素集聚的新高地、树立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新标杆、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的新引擎。

到2035年,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巩固,为皖北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到2050年,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建成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结构合理。实现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到2030年,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值与原料产值之比达3.3︰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5%。

——链条完整。基本形成创新链前瞻引领、产业链完整融合、供应链协同集聚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网格。到2030年,重点培育“高端小麦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链16个,建设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5个、典型县10个。

——布局优化。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加工园区、仓储设施、冷链物流等布局进一步优化。到2030年,建成皖北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00个、加工园区50个,绿色农产品冷链运输率达85%。

——规模巨大。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到2030年,打造绿色食品一线品牌10个以上,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5个以上,五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万亿元以上,绿色食品在长三角市场占有率达15%以上,在国际市场销售额达800亿元以上。

关于印发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发展路径

(一)遵循市场逻辑,明确主攻方向。

1﹒把握市场脉搏。遵循市场规律,不断提高认识、尊重、利用市场规律的能力,运用供求、价格和交换等手段,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全要素资源最佳配置。研判市场需求,把握国内外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脉搏,深入研判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市场需求,为市场精准画像。聚焦绿色食品高端市场、目标人群、消费场景,全面分析皖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扬皖北所长、补皖北之短。整合市场资源,依靠市场化手段,让优势在皖北集成、资源在皖北集中、动力在皖北集聚,通过“食品+”创造产业新业态、“食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城融合、共生共融,打通绿色食品产业万亿级增长新通道。

2﹒选准细分赛道。选好“头雁产业”,立足皖北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粮食、肉牛、蔬菜、中药材等“头雁产业”。深耕“优势领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坚持走“精耕细作”之路,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领衔单品”,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优先打造符离集烧鸡、淮南牛肉汤、砀山酥梨、六安瓜片、霍山石斛、太和板面、小岗番茄、雪花牛肉、小龙虾、八公山豆腐、朗德鹅肝、养生药膳、冻干果蔬、皖北石榴、A2β—酪蛋白牛奶、金寨灵芝、亳州花茶等一批“领衔单品”。

(二)集结攻坚兵团,实施阵地战法。

1﹒组建“大兵团”。积极招引世界500强、国资央企、知名民企等头部企业,实行“企业+产业+政府”大兵团作战,推广“投资人+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维)”等大兵团作战模式。打破区域分割,建立健全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协作机制,坚持皖北各市同频共振、市内协同联动、县内良性互动,增强协同发展意识,推动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做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唱响“协奏曲”。打破产业圈层,构建绿色食品产业开放生态圈,推进生产服务化、服务生产化实时转化,加速颠覆性技术产生和产业化过程,加快产业再造、价值重构、三产融合创新,重塑绿色食品产业格局,提升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团化”发展引领能力。打破企业界限,发挥头部企业标杆作用、“链主”企业领航作用,链接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构建企业生态网络,整合产业链、供应链,打破企业边界,优化企业生产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内部管理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推进皖北绿色食品企业共生共荣、共同成长。

2﹒实施“阵地战”。按照“攻山头、稳阵地”的思路,围绕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组织精兵强将,强力突破,奋力蹚出一条路子。绘制“作战地图”,聚焦皖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突破点,构建“一图、一单、一库”,绘制绿色食品产业链全景图,制定皖北绿色食品产业指引清单,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储备库。制定“作战目标”,面向长三角等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双招双引”,统筹优化项目实施布局,促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协调联动。明确“作战路线”,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优势产业,以“领衔单品”引燃“网红爆品”,以“网红爆品”打造“高端名品”,以“高端名品”引领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突破,带动全省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

(三)推动四链融合,构建产业生态。

1﹒打造四链合一产业生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按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安排创新链,集成各类创新资源,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发挥科技创新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转化激励机制,以创新链布局塑造新产业链、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方向。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完善资金链、人才链,畅通优势资本、科技人才进入产业链、创新链的渠道,提高资源要素在绿色食品产业链条中的使用效率,形成“以产聚才、以资兴产”的良好局面。

2﹒构建良好政务营商环境。打造“安徽高度”,对标国际一流标杆,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周期强化政策保障,全流程优化涉农领域政务服务,全闭环解决问题诉求。跑出“安徽速度”,优化农业行政审批流程,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全面加强惠农政策统筹集成,加快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更大力度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性、体验度和获得感。彰显“安徽气度”,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充分尊重企业家的创意创新创造,敢于为企业站台,带着责任、感情和温度为企业服务,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打造既有温度更有获得感的人才创业创新高地,让更多人才在皖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深度携手、共创未来。

(四)运用平台思维,创新合作模式。

1﹒以产业互联网提升平台能级。加强与国内外投资咨询公司合作,以产业互联网创造资本运作方式、重塑技术架构、创新商业模式,打通各类平台、贯通各类要素、联通各类产业,实现跨界融合创新。创造资本运作方式、打造一批金融平台,发挥好绿色食品产业、农业产业化、种业等基金平台作用,进一步创新、丰富特色金融产品,建立更多绿色食品产业资本孵化器。重塑技术架构,打造一批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围绕产业、市场、企业需求,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更多成果转化落地。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绿色食品产业联盟,促进资源整合放大、技术共研共享和市场互补共拓。创新商业模式、打造一批国际性展会平台,支持举办“中国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并促成在安徽永久落户,建设绿色食品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四新经济”展示推广和耦合互动平台。持续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合肥、上海)、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等,组织开展好“投资安徽行”“海客圆桌会”“新农人下午茶”等活动,搭建展示展销、招商引资、要素对接、合作交流的大平台。支持各商协会牵头举办、承办各类招商活动,开展“以商招商”“以商邀商”。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国家级展会。

2﹒以模式创新实现共赢发展。树立产业合伙人思维,推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深层次合作,不断优化皖北绿色食品产业生态,推动更多合作项目成长壮大,实现共赢发展。聚焦优质合作伙伴,加强与高端园区合作,共建优质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协同推进高值产品开发、高端品牌打造、全球市场开拓,促进重大合作项目在皖北加快落地。聚焦重点合作领域,建立“战略协议+项目清单”合作模式,健全皖北地区与重点企业“一对一”工作协调机制,创新“技术+股权”模式,协同开展优质原料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智慧装备等先进技术研发,共建共享生产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全程追溯体系,联合推进“头雁工程”建设和新农人培训。聚焦优势资本,建立“金融+产业”模式,通过直接投资、股权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更多行业资源,投入皖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三、集群建设

依托皖北粮食、畜禽、果蔬、水产、中药材等绿色优质原料资源禀赋,加强区域协同和产业上下游配套,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品质粮食、优质蛋白、绿色果蔬、徽派预制菜、功能食品”五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一)品质粮食产业集群。

1﹒产业现状。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年加工转化粮食近万亿斤,总产值达3.2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6%以上,但以粮食为原料的主食深加工比重仅为2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90%的水平。我国全谷物食品市场规模达11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6%,以优质粮食创制健康主食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皖北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520亿斤以上,占全省的65%以上,但缺少龙头企业牵引品质粮食产业发展。

2﹒发展目标。

面向粮食产业“原料专用化、利用梯次化、制品健康化”的需求,构建“优质品种培育、种植、加工、品牌打造”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品质粮食产业集群。到2030年,建成皖北品质粮食加工专用原料基地80个,品质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500万亩,产品7个以上,创响品质粮食品牌7个以上,品质粮食产品占长三角等市场份额15%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0亿元。

3﹒重点发展领域。

在生产方面,推广订单生产模式,开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单种、单收、单储、专用,完善绿色种植、绿色栽培、绿色储运技术设施,提高品种品质一致性。运用品质调控关键技术,创制营养健康型粮食加工新产品。在强链补链方面,着重提升生产效率。依托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实现粮食原料生产“专用化”和产品“功能化”,巩固皖北“大粮仓”地位,打响粮食公共品牌。

(1)高端小麦制品。

充分发挥优质小麦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端小麦专用粉、低GI(血糖生成指数)和全谷物面包面条、小麦胚芽粉、胚芽油等高端小麦制品。重点布局在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等市。

在皖北全域打造优质小麦绿色生产基地,分区域布局中筋、强筋、弱筋专用小麦品种种植,主攻中筋小麦生产,助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稳定小麦籽粒品质。利用轻度剥皮碾磨、低温粉体杀菌、纤维素酶改性等技术,重点开发全谷物面条、低GI面包等新型高端谷物产品,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加工小麦胚芽油等新产品。

(2)低GI稻米产品。

充分发挥沿淮地理位置及水源优势,大力发展低GI大米和米乳饮料等大米食品。重点布局在蚌埠、淮南、滁州、六安等市。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抗性稻米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高产、高抗性稻米新品种,构建与品种配套的全程机械化轻简化、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等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实现产品绿色安全。建立数字化稻米烘干与收贮中心,升级改造大米智能化加工设备,提高加工精度与效率。

(3)鲜食玉米。

充分发挥优质玉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鲜食玉米。重点布局在阜阳、淮北、宿州、蚌埠等市。

面向鲜食玉米产业原料专用化和不同口味、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引进鲜食玉米品种,分区域分品种布局玉米种植基地。在玉米制品加工产业园区,依托食品加工重点企业打造高端制品,形成“绿色基地—专业园区—专用鲜食玉米—品牌”格局。

(二)优质蛋白产业集群。

1﹒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肉类产量约占全球肉类总产量的1/4,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1万亿元。我国渔业产值中占比最大的是淡水养殖,占比达49%,2022年淡水养殖产值近8000亿元,且水产品的产量逐年递增。乳制品行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需求最大的细分行业之一,我国乳制品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10%,预计到2025年将达5000亿元。我国植物基蛋白行业市场增长率连续3年保持在20%以上,2025年将达700亿元,植物基蛋白饮料市场规模最大,占我国植物基蛋白行业市场规模的45%,预计到2025年将达55%以上。皖北肉蛋奶总产415万吨,占全省58.4%,占长三角地区市场份额的15%以上,淡水水产品总量占全省40%以上;但养殖水平参差不齐,生猪、水产深加工能力不足,区域内龙头不强、品牌缺乏。皖北大豆产量占全省67%,但精深加工水平低,高附加值产品少,蛋白精深加工科技创新不足。

2﹒发展目标。

瞄准高端消费市场及年轻化消费群体,在“精、新、鲜、优”赛道上找准发力点,强化品种选育、品质提升、品质保持、品质分级、品牌打造,打造优质蛋白产业集群。到2030年,肉牛年出栏量达200万头,黑猪年出栏量达500万头,沿淮小龙虾年总产量达32万吨,皖北淡水鱼年总产量达32万吨,优质高蛋白大豆、绿豆品种种植面积达650万亩。创响品牌25个以上,打造优质蛋白食品13个以上,冷链覆盖率达85%,优质蛋白食品占长三角等市场份额15%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

3﹒重点发展领域。

在生产方面,培育和引进优质黑猪、肉牛、奶牛、水产、大豆、绿豆品种,打造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提高基地仓储能力和冷链物流水平。强化蛋白质结构及其制品品质调控关键加工技术,提升品质保持与新产品创制能力。在强链补链方面,完善产业链支撑体系,包括良种繁育体系、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等。支持或引入行业一流的农牧企业,重点发展精细分割、分等分级、低温加工,突破精深加工能力,实现“强链条”。

(1)精细分割肉制品。

充分发挥皖北肉牛和黑猪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雪花牛肉、精细分割热鲜猪肉产品。重点布局在阜阳、亳州、宿州、蚌埠、淮北等市。

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加快肉牛遗传改良、皖北黑猪新品系培育,推进引进品种的本土化,培育肉用新品种。建立十万级低温无菌屠宰车间,建设低温无菌分割车间,推广热鲜肉杀菌防腐技术,发展牛排热鲜肉、小包装、精细分割等鲜肉产品,针对中西餐餐饮需求制定规格标准,开展精细化分割处理,实现产品品质稳定化。

(2)优质鲜活水产品。

充分发挥沿淮地区稻田和水利优势,大力发展沿淮小龙虾、甲鱼、螃蟹和有机淡水鱼鲜活水产品。重点布局在淮南、阜阳、蚌埠、滁州、六安等市。

重点选育“头小尾大、出肉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优质小龙虾品种,发展沿淮个头大、价值高的“澳洲小龙虾”。积极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湖库净水养殖、池塘健康养殖等现代化设施渔业,生产绿色有机的鳜鱼、鳙鱼、梅鱼等淡水鱼产品。利用低温锁鲜技术等,实现优质鲜活水产品增值。

(3)植物基蛋白产品。

充分发挥沿淮高蛋白大豆、绿豆生产优势,大力发展植物基肉制品和奶制品产品。重点布局在阜阳、宿州、淮南、亳州、滁州、蚌埠等市。

依托皖豆28、皖豆37等高蛋白大豆品种,明绿1号、皖科绿1号等优质绿豆品种,集成创新大豆抗逆稳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大豆蛋白高水分挤压加工生产线,生产植物基牛肉、植物基鸡肉等植物肉,以及培养基替代氮源等新产品。全面融合豆制品健康、美味、营养的属性,发展双蛋白饮品、冰淇淋、糕点、布丁等引领消费趋势的新兴植物基蛋白产业。

(4)精优乳制品。

利用皖北奶牛养殖优势,面向产品多样化、营养精准化、全生命周期定制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A2β-酪蛋白牛奶、奶酪制品等精优乳制品。重点布局在亳州、淮北、淮南、蚌埠、阜阳等市。

支持乳品企业自建、收购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稳固奶源品质基础。发展超高温瞬时杀菌、干湿法复合工艺、高压均质研磨、闪蒸除膻、多级旋风分离、高效瞬时降温等现代加工关键技术,持续提高乳制品食味及营养品质。

(三)绿色果蔬产业集群。

1﹒产业现状。

随着饮食消费升级,消费者对高品质果蔬的需求日益增加。2022年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达1.03万亿元,平均复合增长率约7.6%,市场发展空间巨大。2022年我国蔬菜市场规模达3856亿元,同比增长5.5%。净菜、鲜切果蔬成为即食零售新风口,2022年市场规模达5516亿元,同比增长38.1%。休闲果蔬类食品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2年市场规模达4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3%。皖北果蔬资源丰富,占全省57.5%,具备临近长三角销地的地缘优势及种植基础,但产品同质化、缺乏龙头企业、品牌影响力不大,亟需建设平台化的基地和园区。

2﹒发展目标。

瞄准高端市场,重点以精品果蔬产品、休闲营养果蔬产品、珍稀食用菌鲜品为切入点,强化品种选育、品质提升、品质保持、品质分级和品牌培育,打造绿色果蔬产业集群。到2030年,标准化果蔬园占比达80%,高值化珍稀菌总产量达到1万吨。冷链覆盖率达80%,打造绿色果蔬食品20个,创响知名品牌10个以上,产品占长三角等市场份额15%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1500亿元以上。

3﹒重点发展领域。

在生产方面,引进优良品种及种植技术,打造标准化种植基地,提高基地仓储能力和冷链物流水平,严控质量安全。以果蔬精深加工为引领联动一产和三产,延伸产业链。在强链补链方面,打造现代化果蔬产销基地标杆,发展分等分级和知名品牌打造,提升销售组织化程度。引入果蔬龙头企业,促进基地标准化高效生产,以“做精品”为核心提升产品附加值。

(1)精品果蔬产品。

发挥皖北果蔬产业发展优势,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净菜、鲜切果蔬、速冻果蔬、高端水果。重点布局在宿州、淮北、蚌埠、淮南、亳州、阜阳、六安等市。

建设精品果蔬生产基地,开展优质品种改良,利用3T(储藏温度、流通时间、耐储性)冷链保鲜、冷杀菌、高温瞬时杀菌等现代加工技术,升级改造精细化分等分级加工设备,生产高端精品果蔬产品。

(2)休闲营养果蔬产品。

发挥果蔬原料的品质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营养果蔬产品,带动集群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布局在淮北、宿州、蚌埠、亳州、阜阳等市。

以番茄、酥梨、石榴等果蔬为主要原料,采用冻干、膨化、减压干燥、无菌罐装等现代化食品加工技术和装备,生产番茄酱、脆片、软罐头、果泥、梨膏、梨软糖等多元化食品,针对国际市场,开发复合果蔬饮料、果蔬软罐头、水果蔬菜酱等多种类、全营养的休闲营养果蔬新产品。

(3)珍稀食用菌鲜品。

依托食用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级鲜食红托竹荪、羊肚菌、双孢菇。重点布局在阜阳、滁州、宿州、蚌埠、六安等市。

通过开展抗逆羊肚菌、红托竹荪等品种繁育,采用菌种原生态生产及栽培技术模式,加强优质菌种研发,升级改造老旧设施,利用冷杀菌、高温瞬时杀菌、乳酸菌发酵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和装备,开展珍稀菌产品分级筛选、采后预冷保鲜、产品分级包装,形成“良种—基地—园区—产品—品牌”格局,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四)徽派预制菜产业集群。

1﹒产业现状。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我国预制菜产业飞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增大,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2022年,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2023年我国预制菜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销售渠道80%以上集中于B端。皖北盛产小麦、水稻、畜禽、水产、果蔬等农产品,具备预制菜原料生产优势,但当前皖北预制菜产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带动,流通体系尚未成熟,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公共知名品牌较少,亟需加强引导、加大投入。

2﹒发展目标。

聚焦营养、美味、健康、方便的市场消费需求,以传统特色菜肴工业化升级改造为切入点,推动预制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加快特色菜肴味道传承与产品创新,将皖北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预制菜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到2030年,重点打造徽派预制菜产品15个以上,创响预制菜品牌10个以上,产品占国内高端市场份额15%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

3﹒重点发展领域。

在生产方面,强化皖北肉牛、淮北麻鸡等绿色标准化养殖。加大预制菜加工园区、冷链物流建设,重点开发畜禽预制菜、主食预制菜、小龙虾预制菜产品,打造中西餐预制产业新业态。在强链补链方面,在食品检测、新型产品研发、仓储物流等高成本环节,建立共享平台和设备设施,全方位开展预制菜原料品质评价,研发徽派预制菜工业化转换技术体系,强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皖北传统特色菜肴实现“产业化”。

(1)畜禽预制菜。

充分发挥皖北肉牛、淮北麻鸡、皖西白鹅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符离集烧鸡、淮南牛肉汤、临涣培乳肉、即食卤味、预调理牛排等预制菜产品。重点布局在亳州、宿州、淮北、阜阳、蚌埠、淮南、六安等市。

按照淮南牛肉汤、符离集烧鸡等加工标准,发展肉牛、生猪、禽类专用原料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保证优质畜禽肉原料供应。利用肉类菜肴原位酶解嫩化技术、人机交互与食品风味组学技术、过热蒸汽双峰杀菌技术,生产符合多元化消费场景、不同口味、方便化消费需求属性的畜禽预制菜特色产品。

(2)主食预制菜。

充分发挥皖北优质小麦、水稻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太和板面、低GI炒粉、冷冻炒饭、速冻食品等主食预制菜产品。重点布局在阜阳、蚌埠、宿州、亳州等市。

打造优质小麦、水稻绿色生产基地,配套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实现原料绿色安全。利用智能化炒制、半干法制粉、粉体压差杀菌、极速冷冻等中央厨房技术装备,推动主食预制菜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3)小龙虾预制菜。

充分发挥沿淮优质小龙虾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调味小龙虾等预制菜产品。重点布局在六安、滁州等市。

建设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实现形成单个良种繁育中心年产优质小龙虾苗种1亿尾以上、小龙虾集群区域内优质小龙虾苗种30亿尾以上供给能力。利用智能冷却、液氮冷冻、超高压工艺、现代生物酶法水解等技术,开发小龙虾绿色预制菜产品。

(五)功能食品产业集群。

1﹒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功能食品产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16-2022年市场规模从2227亿元增长至29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位居全球之首。但我国功能食品市场仍处于一片蓝海,产品渗透率只有20%,而日本高达40%。就养生药膳产品赛道来说,皖北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集散中心,市场年成交额超400亿元,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缺乏龙头企业,精深加工比例不足10%,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差异化高端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扩展能力。

2﹒发展目标。

优化产品体系,强化品种选育、品质提升、精选分级、精深加工、新产品创制,构建多维度、个性化、高端化产品体系,打造功能食品产业集群。到2030年,建设功能食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20个,单个产值超亿元的药材品种8个以上,花茶种植基地面积达150万亩,工厂化食用菌总产量达20万吨。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5个,养生药膳、保健花茶、高端酒品、生物基制品等绿色食品10个以上,创响知名品牌10个以上。功能食品在长三角等市场占有率15%以上,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800亿元。

3﹒重点发展领域。

在生产方面,立足亳州道地药材基地优势,强化亳菊、金银花等有机绿色种植。针对不同特定需求人群,加强新型功能食品创制。在强链补链方面,强化产品研发、资金投入,鼓励现有中小食品企业打响区域化名片,从本地知名到全国知名,通过“名片化”实现产品溢价。

(1)养生药膳。

充分发挥“世界中医药之都”优势,以营养健康和滋补养生为导向,大力发展“食药同源”滋补养生药膳产品。重点布局在亳州、阜阳等市。

选育天麻、灵芝、茯苓、霍山石斛等高品质道地药材品种,实施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基地建设,扩大皖北道地中药材种植比重。依托名师、名医、名厨、名企,挖掘道地药材“调、补、防、治”四大功效,指导餐饮行业协会加快技术改造、创新烹饪技艺、规范操作流程,开发兼具调理功效和口感风味的养生药膳产品,着力打造全国“食药同源”滋补菜肴产业发展高地。

(2)有机茶饮制品。

充分发挥六安瓜片、亳菊、滁菊等有机茶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保健茶、茶饮料等有机茶饮产品。重点布局在亳州、六安、滁州等市。

突出绿色有机化发展,建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全面应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中连片打造一批规模化、现代化高标准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利用真空冷冻干燥、超细粉碎、提取浓缩、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等技术,开发一批保健花茶、茶饮料、五宝茶等有机茶饮产品,推动茶产业向味道美、香味足、功能佳、品牌响方向发展。

(3)高端酒品。

依托皖北大型酿酒企业,着力提高高端白酒的品质和品牌力,开发调味酒、果酒、气泡酒等精品养生酒产品。重点布局在亳州、淮北、阜阳、滁州、六安、蚌埠等市。

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集成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中连片打造软质酿酒小麦生产基地。加强白酒制曲酿造工艺研究,持续打造安全放心、高品质的制酒生产线及贮藏设施设备,提升高端白酒的比例和品质。利用分子蒸馏、多级萃取等技术,提取食药同源植物中的功能活性物质,与高品质白酒进行组方配伍,开发具有健脾、健胃、利尿功效的山茶花酒,具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清热解毒功效的金银花酒等养生酒产品。

(4)生物基制品。

充分发挥皖北玉米品质好、产量大的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基制品、食品添加剂等产业。重点布局在蚌埠、淮北等市。

持续开展以合成生物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发展基因编辑、底盘细胞构建等技术,突破玉米淀粉基材料绿色高效加工原创性成果,开发有机酸、氨基酸、聚乳酸、淀粉糖、玉米醇溶蛋白、多元醇、维生素,以及聚乳酸绿色食品包装等精细产品、生物产品,广泛应用于饮料、特殊膳食食品、运动营养食品、调味品、休闲食品等领域。

四、重点任务

(一)金融资本创新行动。

1﹒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充分发挥我省在发展产业金融服务生态上的先发优势与品牌效应,借鉴全球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通过股权投资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财政、基金、融资、担保、保险的有效链接和高效联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生态、一体化、一站式的优质综合金融服务。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放大信贷规模,激活社会资本,发挥担保、保险保障作用,构建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金融服务生态。

2﹒打造基金矩阵。用好省级涉农母基金,进一步发挥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省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等2个涉农母基金基础作用,支持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由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母基金管理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绿色食品产业母基金和子基金。提高基金管理能力,通过专业化管理,设置财务目标,提高基金管理效率和专业能力,强化“募、投、管、退”等环节监督管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专栏1打造基金矩阵

1﹒绿色食品产业主题母基金项目。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出资40亿元,母基金管理机构积极对外募资,鼓励龙头企业、社会机构、地方平台公司参与出资,引导银行资本、保险资金、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社会化资本参与出资。

2﹒绿色食品产业子基金项目。在绿色食品产业母基金下设30支产业子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区域性子基金(与地方政府合作),总规模争取达300亿元,撬动社会投资1000亿元。

投资方向:

(1)大赛道基金。支持五大产业集群的创新企业和初创企业

(2)专项基金。支持相关的产业、项目、计划或活动。

(3)地方特色基金。支持皖北发展特色食品产业。

募资渠道:

(1)承接国家级基金。对接国家部委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开发基金等,争取在我省设立子基金。

(2)引入产业资本。对接国内外优质产业资本及其合作资源,设立品质粮食等15个子基金。

(3)吸引区域资本。按照产业集聚范围,单市或多市联合,设立区域板块较大子基金、每支不低于10亿元。

3﹒拓展融资渠道。扩大间接融资,引导金融机构放大贷款规模,满足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推进集体资产、企业资产货币化,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支持力度。瞄准中小微主体资金需求,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加大直接融资,推进集体资产、企业资产证券化,利用债券、基金、中票、短融等融资工具扩大融资规模。通过资产证券化、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企业上市等方式支持企业融资。拓展省股权交易中心金融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农业板”迅速发展壮大。

(二)高端市场拓展行动。

1﹒打好国内国外“组合拳”。鼓励引导皖北龙头企业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开设各类旗舰店、体验店、形象店,提升市场认知度。鼓励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高铁站、港口等流动人口密集场所,设立“皖美农品”展销专柜(区、店),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进“保税区”“保税仓”自由贸易平台建设。开拓国际高端市场,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根据当地需求和法规调整产品属性,建立安全可靠的“海外仓”等供应链体系。组织开展徽派食品“海外行”行动。到2030年,在长三角市场占有率达15%以上,国际绿色食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2﹒推进线上线下“齐发力”。支持发展个性化绿色食品,鼓励发展定制包装食品、营养团餐,提升中高端市场供应水平。加大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食品工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营销等多种方式,畅通市场销售通道,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零售”“设计+用户”“制造+电商”“营销+社交”等创新模式,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宅消费”模式,形成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营销体系。

3﹒开通供给需求“直通车”。坚持以规模拓市场、用品牌闯市场、以品质占市场,加强绿色食品产销对接,推广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以及绿色食品展销中心、直销店等产销衔接方式,创新绿色食品“私人(团体)定制模式”。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打造“皖美农品”上海会客厅,依托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合肥、上海)、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等展会,持续提升皖北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

专栏2市场拓展行动

1﹒产品“云上购”项目。依托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支持绿色食品企业发展线上业务,探索绿色农产品网上大宗交易和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围绕提升消费体验,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网订店取、退换一体”等。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行动,发展直播带货、社群电商等新模式。到2030年,绿色食品网络销售额达600亿元以上。

2﹒高端市场“直通车”项目。瞄准高端消费场景,鼓励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发展B2B、B2C、O2O分销商业模式,减少流通环节。聚焦上海、北京等地,组织开展皖北绿色食品推介会,提高市场占有率。

3﹒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支持在上海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展示交易服务中心,中心专设“皖美农品”上海会客厅,打造常态化精准对接上海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市场展示交易平台,推进安徽农业企业“兵团”出皖、“抱团”发展,提高“皖美农品”市场综合竞争力、占有率,推动安徽绿色农产品走进长三角、辐射全国、接轨国际。

4﹒徽派食品“海外行”项目。举办海外品鉴活动,邀请国际美食评论家、厨师和美食博主参与,扩大皖北绿色食品知名度、美誉度。在欧美等高端市场举办沙龙活动,搭建多方参与的对接交流平台,与国际食品企业或分销商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海外市场销售渠道。支持皖北地区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参与绿色食品推介,完善全球服务网络。到2030年,绿色食品海外市场销售额达800亿元以上。

(三)食品加工迭代行动。

1﹒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延长保鲜期,扩大销售半径。果蔬、奶类、畜禽及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重点发展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去骨、包装等仓储设施和商品化处理,实现减损增效。粮食等耐储农产品,重点发展烘干、储藏、脱壳、去杂等初加工,实现保值增值。

专栏3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招引一批农机装备龙头企业,在农产品优势产区,运用分级分割、智能监测等关键智能化技术,促进当地农产品减损提质、农民就业增收、农产品市场稳定供应、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到2030年,建成智能化粮食烘干中心600个、水产品初加工设备300台(套)。

2﹒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推动企业技术装备改造升级,以开发多元产品为抓手,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研制生产一批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的米面、预制菜肴等多元化主食产品。加强功能性及特殊人群膳食相关产品开发。加快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绿色节能干燥和传统食品工业化关键技术升级与集成应用,开展酶工程、发酵工程及蛋白质工程等生物制造技术研发应用及信息化、智能化、成套化精深加工装备研制。

专栏4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

1﹒徽派预制菜项目。以“淮南牛肉汤”“符离集烧鸡”“太和板面”“朗德鹅肝”等为重点,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建立质量效益好、规模总量大、产品结构优、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预制菜产业体系。到2030年,皖北预制菜市场主体数量达1000家左右,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2﹒小麦精深加工项目。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阜阳、亳州、淮北等地实施100万吨小麦专用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小麦专用粉加工线,开发谷朊粉、谷物蛋白粉以及淀粉发酵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10万吨弱筋小麦精深加工项目,开展烘焙休闲食品、风味饼干、中西式糕点等休闲食品制造。

3﹒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在阜阳、蚌埠、宿州等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生物基新材料与变性淀粉等精深加工,实施300万吨乳酸、180万吨聚乳酸等生物基新材料项目;150万吨玉米淀粉及变性淀粉加工项目,开发淀粉糖、生化制品以及DDGS(干酒糟及其可溶物)饲料等产品;20万吨玉米休闲食品加工项目,开发膨化玉米休闲食品、鲜食玉米加工产品等。

4﹒水稻精深加工项目。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在蚌埠、淮南、滁州等地,实施50万吨稻米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加工速食米饭、米粉、米汉堡、糯米锅巴等即食食品,开发膳食纤维、米蛋白等功能性食品,推出稻米油、米糠油、胚芽油等小包装食用油产品。

5﹒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招引一批龙头企业,支持亳州、阜阳、六安等地推动中药饮片向“专精特新”升级,发展壮大食药同源产品加工,实施中药提取及功能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开展中药提取、保健品、食药同源产品等加工制造。

6﹒畜禽屠宰加工项目。在阜阳、蚌埠、淮南、宿州、淮北等地,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肉制品精深加工,实施20万吨肉制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生猪、家禽与肉牛大型标准化屠宰点,开发各类畜禽肉制品,包括2万吨发酵肉制品、3万吨调理肉制品、10万吨低温速冻肉制品、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以及5万吨功能性肉制品等产品;实施特色家禽屠宰加工项目,建设1000万只符离集烧鸡加工项目。

7﹒酿酒加工项目。在亳州、淮北、阜阳、六安、滁州等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高端白酒及养生酒生产加工,实施80万吨酒生产加工项目,开发调味酒、果酒、气泡酒等酒制品。

3﹒发展副产物综合利用。建立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研制一批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推进秸秆、稻壳、米糠、麦麸、饼粕、果蔬皮渣、畜禽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的全值高值利用。坚持资源化、减量化、可循环发展方向,开展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梯次利用试点示范,重点推介一批农产品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

专栏5发展副产物综合利用

农产品副产物“三全利用”项目。引进国际大型食品集团,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农产品优势产区,采用功能因子提取、活性物质高效富集、高效靶向生物发酵技术,实现果药茶皮渣、粮食麸皮/豆渣、畜禽水产粪便/内脏/废料的无害化处理、综合化利用。到2030年,实现农产品“副产物全利用、县域全覆盖、利用全循环”。

(四)科技创新赋能行动。

1﹒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优势科研力量,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省内科研教学单位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创新资源,构建“1+10+N”绿色食品产业创新综合体(1个绿色食品产业研究中心、10个“院地”“院企”联合创新平台、N个新产品孵化基地)。发布绿色食品产业“卡脖子”技术需求清单,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开展品种选育、新产品开发、智能装备研制、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等协同攻关。

专栏6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创新

1﹒绿色食品产业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引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优势科研力量,建设绿色食品产业研究中心。组建由院士、领军人才、骨干人才组成的多层次、专业化科研团队,开展产业趋势分析、产业规划设计、新产品研发、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突破、食品质量检测、标准体系构建等研究。

2﹒“院地”“院企”联合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借助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家级研究机构力量,依托现有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建“院地”“院企”联合创新平台10个。

3﹒绿色食品新产品孵化基地建设项目。以国家及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主要载体,布局建设绿色食品新产品孵化基地20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4﹒品种选育攻关项目。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育加工专用小麦品种3个以上。依托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培育低GI稻米和优质糯米品种2个以上。以大豆加工龙头企业需求为导向,选育大豆新品种3个以上。以绿色果蔬龙头企业需求为导向,育成加工专用林果新品种3个以上。构建绿色食品加工评价指标体系10个。

5﹒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省内外科研教学单位力量,突破酶法制油、粉体杀菌、麸皮/豆渣/乳清水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10项以上,开发粮油新产品50个以上。突破分等分级、压差膨化、节能高效冻干等关键技术5-10项,开发果蔬新产品10个以上。突破分级分割、智能检测、骨源蛋白高效提取关键技术5-10项,开发畜禽水产食品30个以上。

2﹒推进智能装备升级。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加工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运用智能制造、生物合成、3D打印等新技术,集成组装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

专栏7推进智能装备升级

绿色智造装备研制项目。招引一批龙头企业,研发制造孵化机和智慧农机装备。推进绿色食品加工无尘化、连续化精制加工筛分、色选分级、智能拼配、分拣包装等装备升级改造,研制一批智能加工生产线。突破空—天—地遥感监测、农机无人驾驶等核心技术5项以上。

3﹒推进产业互联网应用。支持产业链条长、行业影响力大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牵头建设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搭建皖北绿色食品产业线上平台,链接各类市场主体,推动科技、产业、资本直通,汇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全要素。深化“5+8”试点,推进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推进农业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让数字技术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赋能。

专栏8推进产业互联网应用

1﹒“羚羊工业互联网+”项目。推进农业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重点培育皖北绿色食品产业线上平台,连接设备50万台、服务企业5000家以上。

2﹒“数字皖农”建设项目。推进砀山、金寨县等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用数字技术整合人、技术、平台、资源、渠道等,打通农业产业链,实现全要素集聚。推动皖北农业生产数字化升级,到2030年,建设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数字农业工厂200个。

(五)品牌矩阵建设行动。

1﹒建立品牌体系。坚持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企业品牌为主体、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为切入点,构建绿色食品产业品牌矩阵。以县域为重点,培育资源禀赋独特、产品品质优异、产业优势突出、长三角地区影响力强、全国知名度高的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品牌管理和产权保护。推进农业企业与原料基地紧密结合,加强自主创新、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引进雀巢、思念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产品品牌,培育一批粮油、肉蛋奶等“大而优”的优势产品品牌,创建一批“小而美”的特色产品品牌。

专栏9建立品牌体系

1﹒绿色食品品牌培育项目。借助新媒体、新平台,提升皖北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到2030年,皖北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700个以上。

2﹒“皖美小岗”品牌及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发挥小岗村的品牌影响和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的平台优势,提升“皖美小岗”品牌影响力,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集品牌定位、包装设计、仓储物流、整合营销、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安徽绿色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到2030年,打造农产品品牌100个,在京津冀、沪苏浙等区域开设线下形象店、社区店100家,拓展各类直播合作机构100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

2﹒建立标准体系。推动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标准化,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加快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农兽药残留、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分等分级等关键环节标准的制修订,推动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多元化、专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资配送、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

专栏10建立标准体系

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项目。支持行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展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建设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绿色食品),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

3﹒建立监管体系。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依法实施农业投入品登记许可,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和使用指导,建立农药、兽用处方药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购销台账。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推行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

专栏11建立监管体系

1.“安徽农安”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项目。支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以信息化赋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监督管理、检验检测的智慧化,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和信用管理,积极宣传推介质量安全排名靠前的主体及其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品牌打造。

2﹒“新农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能提升项目。针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技能培训,包括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及设施设备应用、农事活动智慧化记录、质量安全追溯、达标合格证开具等内容。

(六)领军人才培育行动。

1﹒培育复合型人才。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设置绿色食品产业学院,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以实践性、实战性、实效性为导向,培养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养一批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和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

2﹒培育专业型人才。依托安徽现代肉牛产业学院、“新农人”协会等平台,加快培养一批符合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集群所需、市场所求、人才所要,分层、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培育一批产品策划、包装设计、品牌规划、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资本运作等绿色食品产业细分领域“操盘手”“职业经理人”等专业型人才。

3﹒培育企业家人才。鼓励企业家秉持诚信为本、坚守做绿色食品的“良心”,崇尚工匠精神、坚守做高端产业的“匠心”,深耕专业领域、坚守做百年品牌的“恒心”。支持举办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领头雁”高级研修班,组织开展产业沙龙、圆桌会等系列活动。引导企业家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和规则,加快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政策,广泛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专栏12领军人才培育

“三个一百”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育项目。实施百名“多面能人”培养计划,每年培育100名复合型人才。实施百名“食品匠人”培养计划,每年培育100名专业型人才。实施百名“产业达人”培养计划,每年培育100名企业家人才。

(七)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1﹒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以县域为单位实施万亩以上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到2035年,将皖北地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按照小麦、玉米和水稻精深加工产品专用原料要求,推动皖北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建设,建成原料生产基地2000万亩以上。推动肉蛋奶、果菜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建设,建成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的长三角“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

专栏13绿色种养基地建设

1﹒“皖美大粮仓”基地建设项目。在皖北粮食主产县,推行“单种、单收、单储、专用”模式,推广专用品种,发布“优质专用粮食地图”,建设百万亩优质专用水稻、小麦生产基地和百万亩玉米、大豆精深加工专用原料基地。

2﹒“皖美大肉库”基地建设项目。新建出栏1000头以上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00个以上,示范肉牛养殖高效集约化生产。实施1万头优质奶牛牧场、1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00万亩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000万只家禽标准养殖场等建设项目。

3﹒“皖美大菜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现代化设施蔬菜基地60个以上。推进100万亩供沪蔬菜基地建设。实施1000万袋珍稀食用菌工厂等项目。

4﹒“皖美大果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20万亩砀山梨园升级项目,配套果园机械化、信息化设备和园区供排水系统,配套完善气调库、果品分选包装设施;实施10万亩老旧桃园改造升级项目,配套自动化采摘、品质监测、分等分级等智能化设施装备;实施1万亩怀远石榴基地项目,配套建设保鲜仓储冷链与配送设施。

5﹒“皖美大茶园”基地建设项目。聚焦中低产茶园改造、茶园改种换植、优质高效栽培、茶园机械化应用等关键环节,加快茶园更新换代,集成组装并推广一批区域性、可复制的先进适用、节本高效、安全优质、绿色环保的技术模式。在六安市建设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示范茶园20个。

2﹒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结合国家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园区科技集成、主体集中、产业集聚,推进主导产业“生产+加工+科技”全产业链开发。打造8个省级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引领食品产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和数字化发展。各地按照“一县一园区”布局,建设绿色食品加工集聚区,实现“县县有园区、一园一特色”,形成绿色食品产业园区“8+N”的发展新格局。

专栏14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

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项目。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支撑能力建设,吸引各类主体进园区发展。到2030年,建设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园区10个以上,其中:超200亿元的3个以上、超300亿元的1个。重点建设功能食品加工园区、养生药膳及花茶饮品加工园区、预制菜加工园区、稻米加工园区、食用菌加工园区、小麦制品加工园区、小龙虾加工园区、鹅加工园区等。

3﹒仓储物流设施建设。聚焦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主要生鲜食品,因地制宜开展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阜阳、蚌埠两大冷链物流核心园区,支持各县(市、区)建设一批集分级包装、预冷仓储、初级加工、集散批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升级改造一批乡镇级冷链物流网点,强化产地收集、分类、分装、预冷、保鲜等功能。在田间地头,建设一批具备保鲜、预冷等功能的小型、移动式仓储设施。

专栏15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1﹒“锁鲜出皖”冷藏设施项目。聚焦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短板,依托清洗加工、云上分级、适温预冷等技术手段,到2030年,建设标准健全、锁鲜能力强、节能环保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500个。

2﹒“新鲜入市”冷链物流项目。利用5G、大数据平台等技术手段,推动“园企合作”,加强产地冷链物流设施、智能物流车网络建设,构建“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在蚌埠、淮南、阜阳等地建设皖北绿色食品物流集散中心。

3﹒“鲜美入户”中央厨房项目。按照“一市一厨房”的布局,打造长三角“大厨房”。实施中央厨房食品智能制造与快捷配送中心项目,重点开展预制菜、中式菜肴和主食工业化加工,打造面向长三角的中餐工业化餐饮供应链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顶格打法。实行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成立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工作专班,设在省农业农村厅,统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创新建立“链长制”,各级安排专人负责重点产业链,统筹协调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衔接和融合发展。发挥省绿色食品产业服务联盟作用,推进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双招双引。推进项目招商,建立重点项目库和关联主体名录,储备一批绿色食品产业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绘制皖北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路线图、施工图。聚焦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产业龙头,主动出击、精准对接、跟踪服务。推进平台招商,发挥各类展会的平台作用,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效益好、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推进以商招商,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商协会作用,以商招商、以商带商,招引更多好企业、好项目。

(三)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资金、土地、人才、数据等要素支撑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见效。完善财政“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扶持政策,探索财政资金投入“补改投”方式,支持园区、基地等建设。新编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可以对暂时无法明确具体用途的地块留白,预留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可用于保障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等用地需求。积极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有效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

(四)强化考核评价。省级制定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工作推进、调度机制,确保建设质量和实际效果。皖北地区相关市县围绕省级方案要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研究细化本地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责任分工等。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