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徽动全球皖车出海”交流对接活动在合肥举行。作为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本次对接会汇聚境内外园区、海外服务网点及70余家省内外汽车企业,围绕安徽汽车产业海外布局、全球形象塑造、抱团出海路径及产供链跨境协同等关键议题深度交流,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数据彰显领跑实力,产业根基筑牢出海底气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安徽汽车产业已构建起“研发-制造-出口”全链条优势,为国际化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汽车产量达240.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21.6万辆,两项指标均跃居全国首位,有望在年末登顶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大省。
出口端表现同样亮眼,前三季度安徽汽车出口80.2万辆,持续稳居全国第一。对外投资领域更是成果丰硕,2024年安徽汽车制造业对外投资3.54亿美元,在制造业细分行业中排名全省第一,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15.27%;今年1-9月,该领域对外投资已达3.12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九成水平。
产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是皖车出海的核心支撑。目前全省已集聚7家整车企业,培育3100家规模以上配套企业,形成完整汽车产业链集群。
海外布局方面,已在4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200多家汽车产供链企业,奇瑞、江淮等龙头企业在东南亚、中亚、中东、拉美等重点区域投资设厂,初步建成国际化生产营销体系。
直面出海挑战,领军人物共话破局之道
尽管成绩斐然,安徽汽车产业仍面临多重出海考验。
传统整车出口模式遭遇国际经贸摩擦加剧、贸易壁垒高筑等阻力,同时还存在国际竞争白热化、海外资源对接不畅、企业间协同不足等突出问题,推动产业链全球合理布局成为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命题。
皖车如何抱团出海、破局突围?活动现场,汽车产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建言献策。
“我们在安徽已经有11个生产基地,现在正投入第12个。”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臧纯高坦言,延锋深耕安徽产业布局,无论是配套距离还是产业深度都优势显著,将全力支撑皖车出海。
在主旨发言环节,奇瑞集团、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等企业领军人物,为安徽汽车产供链企业提出三大核心路径——
统筹“两种资源”,聚焦重点投资区域有序推进跨境布局,通过对外投资整合市场、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深耕“两个市场”,依托制造强省根基和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优质产品和品牌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善用“两类平台”,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出海”,实现信息共享与优势互补。
抱团出海行稳致远,多维发力构建生态
面对内外挑战,如今安徽已形成“政府引导+平台支撑+企业联动”的出海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向更高水平国际化迈进。
作为“徽动全球”出海行动的重点板块,汽车产业正全力打造“千亿级”外向型产业集群,2024年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超20%,带动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量跃升至全国第9、中部第1。
境内平台赋能方面,安徽组建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并下设汽车专业委员会,大幅提升企业“走出去”的组织化程度和风险应对能力。
同时,依托安徽自贸试验区高能级开放平台,在商务部指导下探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开放创新,通过制度型开放延伸海外价值链。
海外服务保障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建立33个海外商务服务网点,其中近半数由汽车企业承建,为驻海外企业提供本地化服务;同时谋划建设若干安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产供链企业跨境布局打造“根据地”和“避风港”。
此次对接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凝聚了安徽汽车产业抱团出海的共识,夯实了跨境合作基础。未来,随着各类平台载体持续发力,皖车出海将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为制造强省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更强动能。
转载于:合肥在线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