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涵盖了个人在数字环境中获取、处理、理解和创造信息的能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素养是数字社会公民应具备的获取、使用、评价、创新数字资源的能力集合,包含安全意识、伦理道德等综合素养。
数字素养通常被定义为在数字社会中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这意味着,数字素养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操作能力,还包括对数字信息的理解、批判性思维以及对数字技术的伦理使用。
根据中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2022~2035》及权威研究,数字素养可归纳为五大层级能力:
数字生存能力
包括使用App完成购物、医疗、社交等基础操作,管理数字资产(如照片、视频),以及信息检索与保存能力。
数字安全能力
涵盖数据隐私保护、网络诈骗识别、防沉迷控制等,强调对数字风险的应对能力。
数字思维能力
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生活与工作(如智慧家庭、远程医疗),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预测趋势。
数字生产能力
输出数字内容(如短视频创作)、开发数字产品或集成解决方案,提升个人或企业的数字影响力。
数字创新能力
在底层技术(芯片、算法)、平台(人工智能、区块链)或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
国际视角补充
以色列学者Yoram Eshet-Alkalai提出数字素养包含:
图像素养(解读视觉化信息);
再创造素养(整合多媒介信息赋予新意义);
分支素养(驾驭超媒体非线性思维);
信息素养(批判性筛选与验证信息);
社会情感素养(虚拟空间人际互动与风险防范)。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素养对于个人和社会都至关重要。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数字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避免被科技所控制。对于社会而言,提升全民的数字素养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数字素养包括多个方面的素养,如图像素养、再创造素养、分支素养、信息素养和社会情感素养等。这些素养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在数字环境中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
提升意义与挑战
中国将数字素养视为缩小数字鸿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需重点解决城乡/人群能力差异、资源分配不均、伦理规范缺失等问题。例如,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优先掌握基础生存能力,而专业人员需向创新能力进阶。
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数字素养也有其特殊的要求。例如,在机关事务领域,干部的数字素养对于推动数字化建设、提高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素养是数字化时代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它涉及到技术操作、信息处理、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提升数字素养不仅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活,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6月11日上午,在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分论坛上,长三角、中部区域上海市、江苏省、浙 […]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科普能力建设,更好发挥省级科普基地在科普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认定 […]
长三角、中部区域9省(市)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6月11日,在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全民 […]
5月14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 […]
6月11日上午,在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分论坛上,长三角、中部区域上海市、江苏省、浙 […]
长三角、中部区域9省(市)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6月11日,在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全民 […]
5月14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 […]
业内首颗!晶合集成1.8亿像素全画幅CIS芯片成功试产 8月19日获悉,近期,晶合集成与国内先进设计公司思特威 […]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科普能力建设,更好发挥省级科普基地在科普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认定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网信办,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数据局,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网信办,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生活性服务业是促消费、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 […]
12月12日(下周二)15:00,科大讯飞新兴市场全渠道模式产品发布暨招商会将在科大讯飞合肥总部正式启幕。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