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预算是一种预算编制方法,它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来编制预算。
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零基预算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预算编制方式的不足,如“基数加增长”的方式,通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以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的科学化。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所有支出进行重新审视,识别和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财政支出把控力:推动各部门更加注重实际绩效,减少浪费和低效开支。
提升预算透明度: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
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预算的起点上。增量预算是以过去实际的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通过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比例来编制未来的预算。而零基预算则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从而确定新的预算。
资源有限的环境:适用于财政支出紧缩、企业成本削减战略、政府部门预算重组等场景。
需要优化分配的场景:在土地出让收入显著下滑、地方债务供给呈收缩趋势、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等方面的共同影响下,传统的“基数预算+增长”的财政预算编制模式难以适应实践所需,推动零基预算改革愈发重要。
零基预算的程序包括:
掌握准确的信息资料,如单位的人员编制、人员结构、工资水平等。
确定各项开支定额,这是编制零基预算的基本要求。
根据事业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对各个预算项目逐个分析,按照效益原则,分清轻重缓急,确定预算支出项目和数额。
零基预算的预算优先级计算公式是根据每个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来确定的。这意味着在编制预算时,需要对每个项目进行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哪些项目应该被优先考虑,哪些项目应该被削减或延迟实施。
零基预算的意义在于通过从“零”开始重新评估每个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打破了传统预算编制中“基数加增长”的局限性,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安徽开启零基预算改革2.0版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安徽 […]
安徽开启零基预算改革2.0版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安徽 […]
7月23日获悉,为推动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取得实效,近日,安徽印发实施《安徽省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实施方案》(以下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开幕! 6月10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开幕,这是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近日,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皖政〔2022〕60号,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 […]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行动方案》已经省政 […]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
各县市区经信局,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产发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山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