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能源大模型3.0发布

安徽省资讯 (143) 发布于:2025-11-11 11:36:03 更新于:2025-11-11 11:36:22 来自:安徽经济报
项目申报

日前,羚羊能源大模型成果发布会举行,重磅发布羚羊能源大模型3.0,并同步发布电力交易、设备运维两大垂直场景模型。

羚羊能源大模型3.0发布

羚羊能源大模型3.0升级

三大升级唤醒“沉睡数据”

在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期间,科大讯飞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5发布,在全国产算力平台上攻克MoE模型全链路训练效率,在模型参数小一倍的情况下对标国外领先水平。羚羊能源大模型3.0依托这一全新升级的技术底座,实现从算力、训练到应用的全链条自主可控,为能源数据安全与技术自主提供可靠支撑。

发布会上,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介绍了羚羊能源大模型3.0的三大升级方向:基础能力持续升级,重点提升时序能力;将AI深度融入业务场景,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完善的全流程工具链,包括数据清洗、训练框架、模型评估等。

“时序数据是流淌在工业能源领域的血液。”徐甲甲表示,作为反映工业能源生产“过程性”的核心数据,时序建模过程中需应对多源异构、非线性、非平稳性及高质量数据稀缺等关键问题,导致检测精度偏低、泛化能力较弱、模型碎片化严重。针对这些痛点,羚羊能源大模型3.0实现关键性突破,构建了统一时序基础框架,完成时序信号统一表征与多任务统一建模,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模型碎片化问题。借助千亿级时序数据的自监督学习能力,模型可自主挖掘深层特征,建立长周期建模能力,即便新场景数据稀缺也能快速泛化,让“沉睡”数据真正“开口说话”。

羚羊电力交易大模型赋能行业市场化转型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交易复杂度与频次呈指数级增长。

2025年1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入市,让本就复杂的交易市场更趋多变,传统人工模式已难以适应。

在此背景下,羚羊电力交易大模型应运而生。该模型融合语言基础模型、时序基础模型、气象大模型与交易策略模型,形成专业化多模态技术体系,通过多源情报推理、全景市场洞察等核心能力,构建起电力交易智慧决策中枢。

目前,该模型已在能源电力行业多个场景得到应用:在功率预测场景中,通过时序与气象大模型择优提升预测效果,显著降低场站考核费用,安徽蒙城风电场10月考核电量减少超50%,江浙皖地区风电、光伏短期及超短期功率预测准确率提升5%以上;负荷预测场景中,10月安徽省电力负荷预测准确率达94.8%。

此外,该模型还全面覆盖交易策略制定、复盘分析、用户分析、交易培训等全流程场景,以智能化能力贯穿电力交易全链条,赋能行业市场化转型。

羚羊设备运维大模型AI助力降本增效

工业能源设备运维长期受困于预警规则固化、故障诊断依赖专家、检修经验难沉淀等痛点,“一设备一模型、一故障一模型”的传统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化运维需求。

羚羊设备运维大模型通过融合语言与时序基础模型,利用“双擎驱动”架构,结合数据与知识的时空对齐机制,构建起覆盖运行监控、消缺管理、定修管理、检修质量管理、智能分析的全流程智能化体系。

时序基础模型具备数据特征自主学习、长周期数据建模、少样本泛化三大核心能力,实现跨场景快速适配;语言大模型沉淀海量设备专业知识,实现设备档案整合、工单自动生成、知识动态更新,提升一线操作效率。

同时,系统构建了“专家经验解压缩-工况匹配-动态优化”闭环,将专家经验与案例库、知识库融合,生成故障图谱,初始准确率可达85%,通过现场经验持续反哺模型,形成动态更新的故障库,最终实现故障排查时间缩短73%,误报排除率提升85%。此外,在检修环节,检维修工单规范度可提升50%以上,检修方案编写效率提升5倍。

目前,羚羊设备运维大模型已在石化、风电、火电等领域落地。在某风电场应用后,异常诊断效率提升62%,检维修效率提升33%;某动设备密集型企业误报排除率达80%,工单处理效率提升52%,实现运维降本增效。

转载于:安徽经济报

THE END

温馨提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2942802716@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zj@spiderltd.com。
新媒体服务